港股IPO擁兩優勢 觸底待復甦

回顧香港IPO市場,過去14年有七年居全球IPO集資榜首,2022年更是全球IPO集資總額第三名,其中新經濟公司佔2022年香港全年集資總額的45%,翁澄煒說,今年香港IPO件數和金額減少主要受資金端影響,並非中長期會有問題。

以2023年前三季來看,香港IPO市場有44家上市,募資額爲港幣246億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的年減幅度各達15%和65%,但另一方面,正在處理IPO的家數其實不斷增加,到今年第三季底已有約110家。

翁澄煒說,港股愈來愈歡迎TMT(科技、媒體、電信)產業上市,港股前十大IPO案的TMT業者明顯較過去增加;且觀察前五大在港上市臺資企業,不論按募資規模或市值排名,也顯示消費和TMT是臺資在港上市主要業別。

翁澄煒認爲,香港IPO因採取註冊制,對臺商來說,具有「流程可控、時間可控和成本可控」三大好處,加上現在政策擁抱TMT和生醫產業,就臺商IPO而言,香港未來勢必會是一個選項。

KPMG畢馬威中國華南區交易戰略與併購融資合夥人王威傑則指出,隨全球經濟和政策環境快速變化,臺資企業在大陸的經營策略正面臨着關鍵時刻的調整。

他表示,近幾年外資在「Derisk(去風險)」的考量下,普遍降低在大陸的投資比重,撤資金額和處分業務數量顯著增加;但除了出售資產,分拆上市也是降低母集團風險和投入成本之餘,可保有市場和相關收益的方式之一。

王威傑指出,過去六年間,已有251家外資企業透過在大陸和香港上市,實現資本市場變現和股權多元化的目標,這顯示外資降低大陸投資的同時,仍希望持續提升在大陸市場的影響力,爲其全球業務拓展提供助力。

他建議,臺資企業在轉型的關鍵時刻,必須積極思考大陸戰略,透過業務分拆、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持續參與大陸市場發展的紅利,並借力合作對象來間接擁抱大陸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