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考生越來越多 靠分數選拔人才的價值正在變弱

來源:光明日報

2019高考考場外,熱烈擁抱的考生、家長和老師。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編者按】

北京中考剛剛開考,就有一些人說,數學題太難了。這讓人不禁想起了高考開考當天,輿論“聲討”數學題太難,說法與此類似。

中高考變難了嗎?高考結束後曾一度被捲入輿論中心的南師大附中校長葛軍在公開回復網友時表示:現在的高考數學考試是越來越難了嗎?我覺得沒有,反而是越來越容易了,才導致區分度降低,使得每一分的重要程度加大了。

走過7月酷暑,中高招臨近尾聲,對於考沒考上、考到哪裡的接納與釋然,慢慢取代了彼時對於分數的糾結。然而,喧囂過後,重新審視考試本身的科學性、有效性仍正當其時。對於中高考這樣的高利害選拔,究竟該難還是易,始終值得討論和研究。

選拔性考試走入水平化、簡單化、模式化誤區

近年來,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高分通脹”的現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數量多達122人,僅數學滿分就超過了150人(文理合計)。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中考當中。

高分考生越來越多,靠分數選拔人才價值越來越微弱

6月25日,全國大部分省市發佈了高考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和“一分一段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高考,1031萬報名人數不僅創下十年以來報考最高峰,部分省份600分及以上高分段考生也是空前增多。

以四川省普通高考理科成績爲例,今年考700分以上的多達182人,660分以上人數更是高達5561人,630分以上考生人數較2018年增加6047人,突破1.6萬人。

廣西,2019年高考理科第一名得了730分,創造了廣西高考歷史上的第一。數學滿分,英語滿分,僅語文被扣10分,理綜被扣10分。

近年來,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高分通脹”的現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數量多達122人,僅數學滿分就超過了150人(文理合計)。

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中考中。2017年北京中考,某頂尖高中錄取分數線達563分,滿分爲580分(含40分體育分),依此計算,入圍者每門課倒扣不能超過3分。到了2018年,分數競爭更爲激勵,僅英語滿分就多達129人。

都是高分考生,分數的篩選功能越來越微弱,也不斷加劇着分數的競爭,可以說如今的較量已經不再是分分計較,而是零點幾分的計較。

選拔性考試漸趨水平化、簡單化、模式化的背後

以前的中高考並不是這樣,作爲一項選拔性考試,其區別度非常顯著,也就是說,學業優秀與否,分數差距是很大的,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差距也不小。在過去的中高考中,得滿分者極其稀缺。

高考後,考生與家長認真研究志願的填報。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然而,今天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高考爲代表的升學考試被廣爲詬病,試題難度被認爲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負擔。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各級選拔性考試不斷退讓,降低難度,追求穩定。中高考試題因此越來越趨於模式化,甚至固化。中高考越來越像託福雅思等水平化考試,也就離選拔性考試越來越遠。

與此同時,近年來盲目倡導甚至照搬美國招生錄取方式的趨向日漸明顯。事實上,不同的考試,其定位與目的,效果和作用是不同的,簡單從功能上來說,一種是水平考試,一種是選拔性考試。原則上講,水平考試難度相對較低,從測量角度看,區分度較低,是粗顆粒的,只是一個大致分層。但是選拔性測試則不同,它更強調對優秀人才的區別與選拔,要求區分度要高,是細顆粒的。我們所熟知的美國的各種考試大多都是前者。美國“高考”SAT實際上相當於我們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美國的中考SSAT類似我們初中的學業水平測試,同樣,託福也是一種語言水平測試。

美國盛行的這種水平化考試,是與其錄取制度配套的,即水平考試作爲一個基礎學術評價學校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推行綜合評價後招生錄取。因此這些成績是基礎,並不是唯一依據。而中國則不然。即便增加了綜合評價等形式,但最後還是不得不回到分數這個唯一的剛性依據上來,顯然,盲目套用美國式的水平測試,是不可取的。

選拔性考試的區分度降低,破壞了其選拔人才的功能

升學考試簡單化、水平化對我國教育弊大於利的。中高考試題應儘快打破水平化,簡單化,甚至固化的傾向,加強區分度。每年試題無論是考覈知識點還是出題的形式,都需要加大變化,最大程度減少重複率,讓所有人無“試”可“應”,這樣才能真正降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減輕學生負擔。試想,如果試題難度加大,沒有了太多“萬年不變的題”,還會出現大面積應試嗎?考試無論易還是難,對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家長和學生都不必爲此焦慮。

目前的中高考考查的不是學生能力,而是如何不丟分

考試簡單化、水平化、模式化,大大降低了考試的區分度,完全破壞了選拔人才的功能。儘管我們不斷推進招生改革,包括綜合素質評價,但因爲種種現實困難,在保障公平的強大訴求下,綜合素質評價只能是“一參考”,最後升學考試多數還是要回到分數這把剛性的尺子上來。這時,水平化,簡單化,甚至固化的考試,分數越來越高,越來越沒有區分度或者區分度越來越低的尺子,對於人才選拔的意義就越來越小,甚至起反作用,選拔出的更多是中間人才,而未必是頂尖人才。

於是部分名校放棄了對高考分數的依賴,越來越多地走特殊類型招生,希望通過其他尺子,彌補這些缺乏區分度的尺子。2017年浙江新高考第一年,清華大學多數招生計劃堅持三位一體招生,而不是單看高考的分數。即60%看高考分數,10%看中學評價,30%是清華自己的評價。2018年,三位一體招生佔比超過90%。原因很簡單,僅僅看高考分數,清華沒有辦法篩選出人才。2019年,在清華大學三位一體測試考場外,很多考生提前交卷,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難度,自知沒戲,索性提前交卷準備下午其他學校的測試。有一位女生面對記者提問回答說:真難,題型都沒有見過。

中高考越來越容易,致使家長與考生對學業水平產生誤判

中高考分數全面上漲,尤其是中考虛高的勢頭,導致很多家長與考生對自己做出誤判,盲目推升了教育的期望值。比如近幾年,在北京中考幾乎沒有區分度的情況下,頂尖中學與次一類中學的錄取分數幾乎沒有太大區別,於是讓很多家長誤以爲自己孩子其實很優秀,一不留神沒準就能上超一流大學,於是拼命上補習班,希望把最後一公里補上來,客觀上加劇了教育的劇場效應。

因此,中高考難度加大,拉開差距後,一個積極的意義就是讓一部分家長與考生有清醒的認知,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拼命補習、訓練、追名校。

考試簡單化模式化讓學習變成了刷題和重複,導致學生學業水平下降

選拔性考試簡單化、水平化、模式化,還直接強化和推動了應試教育的畸形發展。選拔性考試爲了追求所謂的平穩,各地中高考所考覈的知識點與題型大多連年保持不變,譬如對於數學,區別只是參數的變化。幾乎所有人都習慣了這種考試形式,這就更能理解在今年高考數學題中,出題形式稍作變化,很多考生與教師就直呼試題難了。

要保證在這樣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不出錯,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訓練,連續不斷地重複訓練,這也就是全國瀰漫性的應試教育難以根除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習變成刷題,因爲這種重複訓練是有意義和有效的。同時,區分度降低,也前所未有地強化了分數的價值,分分必爭成爲一個普遍而現實的問題。即便是在北京,考生不足7萬人的情況下,一個高分分數段幾十人上百人也比比皆是。在一些考生大省,比較高的分數段動輒二三百人,甚至近1000人,而一所高校在當地招生量纔有多少?反觀低分分數段,1分段往往只有幾個人。

在我們還無法全面推行綜合素質評價,對於大多數人只能以考試成績爲核心錄取依據的背景下,這種選拔性考試水平化、固化,恰恰強化了應試教育。畢竟,刷題是管用的,效果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