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國不再是大宗商品定價中心

中國政府近日接連出招,壓抑2021年以來持續飆漲的大宗商品價格,使得市場火熱氣氛稍退。不過,美國投資銀行高盛表示,已不再將中國視爲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理由是先進國家的需求正恢復迅速,加上美國透過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強化市場定價能力後,中國作爲買家已被西方消費者排擠出場

2001年,高盛首席經濟師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率先提出「金磚四國」,掀起投資人對以中國爲首的新興市場高度熱情,進而帶動全球大宗商品大多頭。多年來大宗商品市場上,中國影響動見觀瞻,如今中國打壓國內大宗商品價格,高盛聲稱中國不再是大宗商品定價的中心,引發市場關注。

路透報導,高盛27日發表最新報告稱,目前看多大宗商品的主要論調非關中國投機進場炒作,也非中國市場需求增長,而是商品稀缺性和先進國家市場主導的復甦。

報告提到,雖中國官方對投機活動發出警告後,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下跌,但石油、銅和大豆關鍵商品基本走勢在下半年仍逐步吃緊,也很少有證據表明市場供需反應足以破壞此一牛市。以銅爲例,目前市場價格越來越多受到西方製造業推動,而非中國。這種情況與2000年時的商品牛市相比可謂角色翻轉,現在的中國就像當年的美國,成爲舊有的消費者,而當年中國的新興需求則是排擠美國消費者。

高盛指出,當前美國定價能力增強的直接原因,在於美國政府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中國卻沒有,而且中國從低價勞動力和全球貿易的比較利益所獲益的程度,也不像過去那麼多,「隨着稀缺性開始產生供應短缺並推升價格,中國將是第一個被價格排擠出場的消費者。」

爲減緩大宗商品價格飆漲對經濟民生的影響,中國國務院最近召開的三次常務會議中,均把抑制商品價格列爲重點,發改委等五部委23日也約談鐵礦砂、銅、鋁等重點企業,警告業者不要有投機炒作和操作市場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