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產業大聯盟前進李長榮化工 共推AI智慧製造淨零轉型

高市府環保局19日特別帶領中油、長春 、臺塑等「產業淨零大聯盟」企業,前往李長榮化工楠梓研發中心,就淨零減碳、循環經濟、AI智慧製造、廢水再利用等4大面向實務交流。(高市府環保局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高雄爲製造重鎮,其中石化、化工業碳排佔比3成,高市府環保局19日特別帶領中油、長春 、臺塑等「產業淨零大聯盟」企業,前往李長榮化工楠梓研發中心,就淨零減碳、循環經濟、AI智慧製造、廢水再利用等4大面向實務交流,期望加速產業高值化、低碳化腳步。

環保局表示,李長榮公司以淨零循環經濟、數位AI爲題分享,在淨零循環經濟部分,首創電子級異丙醇雙循環回收機制,協助半導體業回收廢液,另外透過MBR薄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提升水資源回收效率達60至100%。

數位AI部分,運用於瑕疵影像辨識、節能最佳化操作等面向,公司於高雄廠執行冰水主機節能操作專案,系統可同時考慮環境溫度、溼度等,換算最佳操作、節電情境。另外公司透過數位系統針對日照、溼度、風速等綜合運算,計算太陽能板預期發電量以及清洗時間,提升發電效率。

李長榮特別開放「MBR材料製造智慧工廠」、「循環經濟高值化研發中心」,讓與會者實務交流。除產業外,也邀請學界專家,其中高科大電機系楊浩青教授針對AI智慧辨識、能耗最佳化提供建議,中山大學環工系陳威翔教授則針對高雄傳統工業高值化、低碳化轉型表達肯定,並針對ESG問題導向及人才培育提出建議。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高雄市產業多爲鋼鐵、石化、化工,「產業淨零大聯盟」業者合計佔全市7成左右碳排放,2月上旬環保局辦理長春集團碳捕捉再利用封存(CCUS)技術交流,19日則前往李長榮,經過討論各產業及專家均一致認爲面對淨零碳排,需以產業鏈、產業網角度推動,並期望市府持續以「產業淨零大聯盟」平臺推動技術交流及媒合,並以AI數位、資源全循環做爲推動主軸,創造高值化、低碳化產品,強化綠色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