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戶外工作者頻傳中暑 有冰就消暑?中醫師這麼說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進入7月炎熱夏日,氣溫持續升高,部分縣市飆出38度以上高溫,許多民衆因工作需要在室內戶外來回奔波,容易流汗流失水分產生頭暈脹、發熱口乾飲水不解渴等,熱中暑現象,除了儘量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並適時補充水分,如何在悶熱夏日降火消暑,醫師教你用甘涼性質」的食補及飲品清熱解暑

▲中醫師楊佩璇指出,平常保養防中暑可將藿香薄荷葉黨蔘黃耆洛神花、菊花,等比例熱水衝,放涼飲用。(圖/記者蔡佩旻攝)

道聖中醫診所中醫師楊佩璇指出,中暑,是一種因環境溫度及溼度超出人體調節範圍,而造成體內熱量排不出去,產生頭暈脹、倦怠嗜睡、噁心想吐、發熱口乾卻飲水不解渴等現象,稱之爲中暑;然而,常有民衆無法分辨「中暑」與「夏季感冒」的區別。

中醫師楊佩璇表示,「中暑」與「夏季感冒」兩者相同之處,皆有頭脹痛、胃口不佳、乏力或口乾等等,但只有「夏季感冒」會有上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等等,「中暑」則極少出現這些症狀,網路上常講到兩眉間印堂穴輕捏來判斷是否中暑,也並非如此準確,因爲發生率較高的「陰暑」常常不是簡單的刮痧可以解決的。

現代人活動量少、代謝循環下降,加上在冷氣房中不易出汗、不愛喝水造成排尿少,熱氣鬱積體內,再以冰冰的一杯飲料灌下肚,不僅口乾舌燥沒解除,胸悶、全身無力的感覺更加明顯,即是所謂的中「陰暑」;冰涼飲品更是消暑地雷。

楊佩璇說,對於剛中暑的人來說,迅速讓熱排出體外是解決的方法,人體散熱的管道有呼吸、排汗及排尿,常見的刮痧就是利用外力擴張表皮微血管、加速體內將熱藉由體表排出,但不建議刮痧太頻繁,約一週一至二次,若刮痧後症狀仍然未解除,建議請中醫師幫忙,可能熱排出去了,但溼氣還代謝不掉。

▲由芡實山藥薏仁蓮子組成的「四神湯」在臺灣非常普遍,不管是夜市路邊攤都很常見。(圖/記者蔡佩旻攝)

暑熱易夾雜溼氣,熱傷氣、溼傷脾,所以補氣健脾是預防中暑的關鍵。中醫師楊佩璇推薦一帖便宜又適合全家大小的藥膳「四神湯」,它不僅可以利溼補氣,增加身體對於高溫的調節能力,裡面的芡實可以補腎抗疲勞、山藥可以降血糖,建議在四神湯的基礎上加上一味薏仁,除了利尿以外,更有排膿消水腫功用

另外,平常保養防中暑可以將藿香、薄荷葉、黨蔘、黃耆、洛神花、菊花,等比例用熱水衝,放涼10分鐘後即可飲用,其中薄荷葉和菊花可以清火氣,洛神花生津止渴,黨蔘和黃耆補氣以增加抵抗力,藿香化溼解暑。

楊佩璇表示,如果易疲勞的可以加重黃耆,想要養顏美容又不怕酸的可加重洛神,熬夜口氣重的可以加重菊花薄荷葉。離不開甜味螞蟻人可以額外加黑糖,也有退火氣、補脾氣的作用,戶外工作者因大量出汗,亦可在本茶飲基礎上加些鹽,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比起外面高糖分的運動飲料更健康又不易胖。

中醫師楊佩璇提醒,民衆如有任何不適症狀務必儘速至醫院就診,讓醫師判斷以暸解自身病況,避免耽誤病情治療。

▲平常保養防中暑可將藿香、薄荷葉、黨蔘、黃耆、洛神花、菊花,等比例用熱水衝,放涼10分鐘後即可飲用。(圖/記者蔡佩旻攝)

二手票券豐富你的生活

►修圖修到厭世!這款CP值很可以

【其他新聞】

►臺北OL上班騎U-BIKE中暑 人車失控倒地撞頭...腦震盪送醫

►室內也會中暑!廚師、鍋爐兵頭暈胸悶 竟是「器官缺水」致熱衰竭

嘉義醫院一天10件熱衰竭 6族羣是熱傷害高危險羣

►避免毛小孩在家中暑!獸醫提醒3重點 別再把狗毛剃光了

小朋友比成人更易中暑!天熱戶外出遊孩子喊「走不動、渴」是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