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預測:到2025年,將有85%的企業和組織採用雲優先原則

自2006年雲計算的概念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首次提出,雲計算在近15年內分別經歷形成期發展期和應用期,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數倍增長,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已增長至千億規模。隨着雲計算的技術不斷成熟,企業上雲步伐逐步加快,雲計算成爲企業創新的重要引擎

根據Gartner對IT基礎設施領域雲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到2025年,將有85%的企業和組織採用雲優先原則。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組織將雲優先原則作爲雲戰略的一部分,使得雲成爲新應用程序和改善型應用程序的默認選擇。

然而,Gartner發現大多數企業和組織雖然採用了雲計算並制定了雲優先的原則,卻沒有明確的雲戰略,並且這種情況的組織比例將繼續增加。Gartner認爲,雲優先原則僅可以作爲雲戰略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投入雲,那麼建議首先構建或放置工作負載的默認位置是公有云。然後,再從公有云轉向潛在的替代方案(例如,本地部署、託管)。雲優先原則不應該是隻有云。

雲計算已經成爲企業和組織IT戰略的一部分,企業對於上雲已經不陌生,很多公司還在觀望或者僅使用私有云的階段

根據中國信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38.61%。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4000億元。其中,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到689億元,較2018年增長57.6%,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2300億元,規模首次超過私有云(645億元)。私有云規模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1500億元。

十三五期間,國 務院部門發佈了一系列政策,促進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在諸多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雲計算服務商也加大對雲計算技術革新,加深提升服務與產品安全性體驗,不斷將高新技術與應用場景深入融合,通過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優化運營管理流程、創新業務發展模式助力中國企業執行雲戰略,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最近,筆者看到關於無錫地鐵5號線將實現無人駕駛新聞,整列車將不配備駕駛艙司機,作爲軌道交通行業第一家全面上雲的典範,無錫地鐵於2017年推行“碼上行”APP並開創了國內首個掃碼進站的服務模式,此次無人駕駛的實現也離不開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的支撐。而承載無錫市智慧地鐵交通平臺的雲計算廠商是來自江蘇無錫的華雲數據,華雲數據爲無錫地鐵打造了地鐵3號線雲計算平臺,平臺承載內部管理系統便民服務系統以及自行車系統,實現了無錫地鐵業務安全、快速地響應和穩定地運行。同時在產品創新方面,華雲數據打造了地鐵互聯網應用,率先在國內實現以APP移動支付爲載體乘車應用,全面提升無錫地鐵信息化建設過程,加速了“智慧交通”的實現。

無錫地鐵“上雲”迎來了新的應用和業務轉型,也爲廣大羣衆出行帶來便利,從多方面證明了企業上雲不僅僅是一項工作,企業執行雲優先原則和上雲戰略的最終目的是爲企業帶來更爲靈活的應用能力,爲業務創新構建靈活、彈性的基礎支撐,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