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創作 激發表演藝術新能量

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和臺灣編舞家陳武康(見圖)隔海編創舞作《攏是爲着.陳武康》。(臺北藝術節提供)

在疫情之下,表演藝術的工作方式改變,表演者出國演出,都需事先預備隔離時間和成本,加上排練、總彩排時間,都需再提前規畫,不再像從前可來去自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表示,「疫情之下,確實改變藝術家的創作方式,雖然時間和金錢成本都變多了,這反而開啓不同機會。」

王孟超以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和臺灣編舞家陳武康,隔海編創舞作《攏是爲着.陳武康》的工作方式爲例,傑宏先寫下舞譜,陳武康從中發展,加入自己編創的肢體,並透過視訊溝通,王孟超表示:「這是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亦是未來一大趨勢,這種工作方式,讓外國藝術家的作品,可和臺灣本地產生連結,舞作內容,也可和臺灣人息息相關。」

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表示,在線上排練的時間,雖然很有限,「但這樣的做法,卻提供創作者有更多自己的空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像這次陳武康看着傑宏的舞譜,可投入自己的觀點,不再只是單方向的溝通,而有真正的對話。」

王孟超觀察,未來的表演者,到一地長時間駐點,和當地發生關聯,進而發展創作,會成爲另外的趨勢,「如此一來,留下來的作品,也更能和當地的文化和民衆有關聯,留下更多東西。」

現人在法國的傑宏表示,他近年爲了環保,已減少飛到世界各地演出的行程,這次和陳武康的工作方式,非常有實驗性,「這是在疫情下發展的新方法,透過視訊工作,需要更多信任感,但這樣的感覺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