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股份終止分拆子公司歌爾微電子上市:將統籌規劃未來資本運作

謀劃已久的歌爾股份分拆子公司單獨上市最終折戟。

5月22日晚,歌爾股份(002241)發佈公告稱,基於目前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爲統籌安排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歌爾微”)資本運作規劃,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後,公司決定終止分拆歌爾微至創業板上市並撤回相關上市申請文件。

歌爾股份稱,終止本次分拆上市不會對公司產生實質性影響,不會對公司現有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亦不會影響公司未來戰略規劃的實施。

需要指出的是,歌爾股份此次分拆子公司上市事項籌劃時間較長。公告顯示:2020年11月10日,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及第五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議案》。

2021年12月28日,歌爾微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關於受理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通知》(深證上審〔2021〕549號)。2022年10月19日,深交所發佈《創業板上市委 2022 年第 74 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審議結果爲: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不過,自從2022年10月19日過會後,歌爾微IPO再無明確進展,公司遲遲未提交註冊,至今也未走到註冊這一關。

在申報IPO進程中,歌爾微最後一次動作是在2023年3月31日,因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被中止發行上市審覈,2023年6月26日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恢復發行上市審覈。

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詢問:“爲什麼歌爾微還不能上市?”歌爾股份董秘徐大朋表示:“歌爾微的上市工作仍在推進之中,請及時關注未來公告。”

不過,間隔一個多月,投資者等來的是歌爾微終止上市的消息。

資料顯示,歌爾微源自歌爾股份2004年組建的MEMS研發團隊,2017年設立爲全資子公司獨立運營。在此前申報IPO之際,歌爾微頭頂“中國第一MEMS傳感器企業”的光環,2021年3月進行Pre-IPO輪融資時估值約達206.5億元。

此前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歌爾微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無線耳機、平板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領域及汽車電子等領域,主要終端客戶包括蘋果、榮耀、小米、OPPO、哈曼、法雷奧等,並與Meta、蔚來、大疆等客戶建立了業務關係。

不過,歌爾微最近兩年應該未達到預期。根據歌爾股份2022年年報,因歌爾微2022年度業績未達標,歌爾微股權期權激勵計劃第二個行權期未達行權條件,歌爾微電子擬對266.80萬股股權期權進行註銷。歌爾股份2023年年報顯示,因歌爾微2023年度業績未達標,其2020年股權期權激勵計劃第三個行權期未達行權條件,歌爾微已將對應股權期權註銷。

“本次終止,是在充分考慮了目前的市場環境、估值水平、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後做出的決定,後續公司將統籌規劃歌爾微電子的未來資本運作,並依規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分拆和終止分拆都是正常的資本運作。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已經有衆多頭部企業終止了相關的分拆上市計劃。無論分拆與否,公司都將會致力於持續做好包括歌爾微在內的公司各板塊業務的經營,推動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以優秀的經營業績回報投資者。”歌爾股份相關人士表示。

3月28日,歌爾股份發佈的2023年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5.74億元,同比下降6.03%,歸母淨利潤10.88億元,同比下降37.8%;實現扣非淨利潤8.6億元,同比下降47.2%。

歌爾股份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雖然面臨短期內的業績挑戰,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地位依然穩固,緊抓未來消費電子行業復甦和新興智能硬件產品發展的契機,力爭持續改善經營業績,實現公司長期健康發展。歌爾股份指出,新興智能硬件產品的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展,軟硬件生態仍在持續構建完善,新興智能硬件和AI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發展爲行業帶來了新的契機。

據大智慧VIP,5月22日收盤,歌爾股份報收17.09元,漲幅爲1.54%,總市值爲5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