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準更有效 三方面理解房地產政策“組合拳”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夏曉倫、許維娜)5月17日,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同日下午,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住建部、自然資源部、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介紹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關情況,在保交房和去庫存兩方面作出指示。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城市金融和文化體育部副主任魏劭琨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兩個會議的內容來看,保交房項目側重在建已售難交付的商品房項目,對於應續建項目,中央強調要全力支持項目融資、竣工交付。

魏劭琨說:“我們需要持續觀察和對比近年來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變化,從中長期的視角來洞察房地產市場的真實狀況以及準確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他建議從三方面理解:

一是要正確認清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當前,針對房地產領域的首要問題是去庫存。圍繞去庫存,中央部委已經出臺一系列調控政策。接下來,各地也會在中央政策範圍內不斷調控房地產供需關係,積極穩妥地將房地產庫存壓縮在可控範圍內。

二是要堅定認清房地產調控政策“穩”的總基調。當前,我國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其中房地產領域是重點之一。在房地產風險中,保交樓又是重中之重,這關係到廣大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滿足和保障,也關係到諸多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中央也曾多次提出“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房地產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已經得到基本保障。

同時,一系列放鬆限購、降低貸款利率等政策的出臺也從一定程度上釋放了合理住房需求,讓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續。當然,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房地產政策僅僅是在穩定房地產市場,絕不是徹底放鬆、過度刺激或是鼓勵投機。

三是要合理認清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總目標。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在房地產領域,財政、貨幣、土地、監管等一系列政策的協調配合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已經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了有利的影響。這說明,近兩年來我國房地產調控的工具儲備很豐富,房地產調控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下一步,面對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我國還會不斷根據形勢變化適時推出更加精準、有效的調控政策,對此,我們應更加堅定信心。”魏劭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