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廢棄物大量進駐農地 專家憂:子孫的糧食安全在那裡?

環保團體認爲亂倒廢棄物嚴重,應針對違規變異點分類,要求地主及行爲人做好改善,守護未來子孫的糧食安全。圖/南市環保局提共

國內近5年衛星變異點大增,不少農田、魚塭遭倒廢棄物,違法興建建物或鋪成水泥地,臺南社大環境小組召集人黃煥彰認爲應做好糧食安全守護,針對違規變異地分類,並附上重金屬檢測數據,走向資訊透明化、AI化。南市前議員謝龍介認爲,中央到地方缺乏統合,纔會這樣,因此,「當發現已經慢半拍」。

中華醫大副教授黃煥彰說,多數變異點都在農田、魚塭上,根據規定,非法填土、亂倒廢棄物必須恢復原貌,而即使魚塭回填,也必須使用可種植作物的土壤,因此,政府必須對非法造成的變異點全面調查,區分好土壤及非土壤,再針對非土壤區分總類,如分爐碴、營建廢棄物或其他奇怪土壤,並呈現重金屬數據,讓資訊透明化,保障下一個買主,也守護土地。

近幾年房價高漲,土地也飆升,黃煥彰認爲,因農地最便宜,而且可蓋農舍、工廠、倉庫,政府因人力有限,稽查就會有漏洞,變異點就會增加,最讓人擔心的是下方若掩埋廢棄物就更嚴重。遺憾的是政府間互推皮球,未看到認真守護事關子孫的糧食安全,令人遺憾。

黃煥彰說,臺灣最大變異點應是高雄市大坪頂特區,此處早期是事業廢棄物的亂葬崗,駱駝山、紅蝦山遭非法偷倒、掩埋事業廢棄物,山谷變平地,工研院調查認爲是中高污染潛勢區,至今多數事廢仍埋在地下沒有清除,如今上面有工廠,也有商業區及住宅區,被批是最毒、最糟糕的重劃。

謝龍介痛批蔡政府談土地守護多年,卻成空話,除了非法偷倒、掩埋等環保問題外,濫墾、濫建、盜採一大堆,變異點也大幅增加,以目前國內的科技,應可做到發現變異點,從中央到地方立即整合處理,而不是說人力不夠,當發現變異點再到現場,木已成舟,也來不及阻止,應從中央到地方建立系統性整合。

南市府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由於通報疑似廢棄物'等變異點件數增加,市府把過去分都市計劃、非都計劃內分頭處理的查處方式,改農業局成立聯合稽查小組,只要接獲內政部通報,立即啓動聯合稽查,減少跨局處間審認的行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