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杆、纜線下地42處將完工 新竹市街道天際線好純淨

新竹市長林智堅(中)表示,電杆改造、纜線下地後,舊城區高密度古蹟歷史建築可重新成爲城市街道上的主角。(陳育賢攝)

爲純淨新竹市的街道天際線,市府爭取內政部1.6億元經費預計今年底完成42處路口纜線地下化、號誌共杆工程,重現最美天際線,目前已完成29處路口,現在走在新竹市街頭舉目都是清爽的路口景觀,乾淨的天空已重回民視線

市長林智堅表示,這次改造兩大重點,首先是以減法美學引進公共建設,一改過去電纜佈滿天空、多杆林立的街道景觀,整合牌面,打造簡約單一電杆,並透過纜線地下化,還給市民乾淨的天空與街道。

電杆改造、纜線下地後,舊城區高密度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可重新成爲城市街道上的主角。(陳育賢攝)

新竹市政府爭取內政部1.6億元經費,預計今年底完成42處路口纜線地下化、號誌共杆工程,重現最美天際線。(陳育賢攝)

新竹市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電杆改造、纜線下地後,舊城區高密度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可重新成爲城市街道上的主角,包括日據時代留存至今、有84年曆史的市定古蹟「臺灣菸酒公司新竹營業所」,其原被周邊天際電纜線、各式指示牌埋沒,經過整理周遭路口亂象、纜線地下化,重現古蹟之美。

而改造的第2重點是打造人本環境,讓市民走在街道上更加從容安心,除了改造舊城區42處路口,更打造行人等待空間中央分隔島、行人庇護島、行穿線退縮等等各項保護措施,不只是美學城市,更是友善城市。

交通處指出,過去大家走在新竹市區時,擡頭看見的是路口轉角處的電杆,拉着複雜的電線,串接於路口,不僅遮掩天空的視野,林立雜亂的電杆也造成轉彎車輛的視野受限,許多行人穿越時經常要等待車輛,稍不注意恐就被撞上,這次改善特地增設行人等待空間、中央分隔島,也將多處原本鄰近轉角的斑馬線內縮,擴大斑馬線行人與轉彎車輛的距離

另,城市街道原本路牌號誌雜亂,此次工程整合路名牌紅綠燈與行人號誌於單一電杆,改造人車繁雜的舊城區路口,並從人本角度設計重整空間,讓每個人都能安步行

此次工程改善由東大、西大、北大及中華路包含的主要幹道路口,更換376面老舊混亂的牌面,以內照式牌面取代傳統鋁製牌面,提供清楚簡潔、有系統的交通指標

此外,增設97處號誌共杆,改善林立亂象,系統化交通設施,同時完成42處纜線下地、新設89處行人庇護道,並退縮行人穿越道線、減少路口人車衝突總計路平4萬8000平方公尺,目前施工進度8成,已完成29處路口,全數工程預計今年12月底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