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財經局:微衆銀行在消費者權益方面受人詬病,更何談去“普惠大衆”?

共工財經局:微衆銀行在消費者權益方面受人詬病,更何談去“普惠大衆”?

在消費者權益保障這塊,微衆銀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何談去“普惠大衆”呢?

文|蔡小議

近期,微衆銀行向媒體公開透露稱,截至2023年末,微衆銀行已累計服務個人客戶近4億,不得不讓人深感震驚!因爲這意味着,全中國每四個人裡就有一個是微衆銀行的用戶,約等於中國總人口的30%,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甚至堪比國有大行!

當然,也免不了來自銀行業方面的“嫉妒”。據自媒體透露,在去年10月份大灣區舉辦的一場數字銀行沙龍上,某股份銀行負責人酸溜溜的發言稱:微衆銀行坐擁幾億用戶,太輕鬆了,就是靠騰訊,我們的用戶呢,都是靠客戶經理一個一個爭取過來的。話音未落,在場笑聲一片。

話雖然說的比較酸,但道理是這個道理。在巨頭騰訊的大力扶持下,微衆銀行得到了快速發展。其業績不僅碾壓“阿里系”的網商銀行,淨利潤是後者的2倍多,同時,在19家民營銀行中微衆銀行更是一騎絕塵,淨利潤超過了其餘18家民營銀行的總和。

但是太過於依賴騰訊對微衆銀行的長遠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

據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賬戶數已達13.36億,QQ月活躍賬戶數5.9億,前者接近飽和,後者則停滯多年。

對此,《藍籌企業評論》認爲,這對長期依賴微信、QQ渠道導流獲客的微衆銀行來說,意味着可挖掘的用戶“蓄水池”已沒有多大空間,也意味着仰仗用戶的規模效應擴張面臨“瓶頸”。

的確,微衆銀行的步伐開始慢了下來。客戶增長數量也正在逐步減少。

據財報顯示,2021年,微衆銀行的個人有效客戶數爲3.21億人,全年增長約4900萬人;2022年,微衆銀行的個人有效客戶全年增長了約4100萬人;到2023上半年,微衆銀行個人有效客戶數3.77億人,較上年末僅增加近1500萬人。

有自媒體關注到,爲了走出騰訊生態,微衆銀行不僅“病急亂投醫”在“對家”抖音平臺上投放流量廣告吸引新用戶,還在多元化業務拓展和渠道場景探索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實踐、不過事態卻頗爲坎坷。

比如此前“微車貸”踩雷美利車金融,使得2019年微衆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一度高達55.20億元。除了財務損失,“微車貸”還給微衆銀行的口碑帶來了長久的負面影響,據2022年報顯示,微衆銀行全年共接到投訴建議25712條,主要集中在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及汽車貸款業務。

微衆銀行還經常公開宣傳自己秉持“讓金融普惠大衆”的初心,在助力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方面持續探索。但是現實打臉來的快!

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3月14日,微衆銀行共涉及司法案件13218起,47.9%爲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在黑貓投訴、啄木鳥等平臺上,關於微衆銀行的負面信息則高達上萬條。

顯然,在消費者權益保障這塊,微衆銀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何談去“普惠大衆”呢?

2024年3月19日,共工日報社•共工財經局記者對《微衆銀行在消費者權益方面受人詬病,更何談去“普惠大衆”?》的後續情況將持續關注。

URL:https://cn.kgongcn.com/finance/redian/2024-03-19/31325.html

來源:共工財經局

共工日報社•共工財經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Vgong@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