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拉近社宅和居民的距離

都發局舉辦一系列以「家」爲藍圖活動,如社宅公共藝術咖啡桌、線上展覽活動等,讓大衆對社宅與藝術有新的討論。(圖/臺北都市發展局)

爲了讓臺北市民以及在臺北打拚、生活的人尋得合宜的居住空間,臺北市政府啓動「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興建計劃,提供合理且可負擔的居住選擇,滿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

過往多數民衆認爲社宅是政府興建給弱勢羣體居住的房子,連帶對社宅產生負面觀感。爲了扭轉這樣的偏見,臺北市政府將托育中心、老人日照中心、就業服務站社福據點導入社宅,創造讓附近居民走入社宅的誘因。

打破藩籬傳遞家的想像

爲加速弭平刻板印象形成隔閡,讓新、舊住民有更多對話,臺北市都市發展局首先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合作,在文山區興隆社宅D1 與D2、萬華區青年社宅、南港東明社宅及松山區健康社宅共5 處社宅基地, 執行「藝居⸺家的進行式」社宅公共藝術計劃。

這項計劃集結了21 組藝術家團隊,透過藝術創作深入在地,與居民有更多的互動和對話,不僅打破原有的藩籬,促發社區環境及社會間的連結,更傳遞羣衆對於家的各種想像。

與民衆攜手創造「家」的作品

坐落於興隆社宅D2 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移動博物館〉,是藝術家塗維政花了一週時間,開着胖卡行經興隆社宅D2、南港東明扶愛家園、景美星靚點花園飯店、萬華青年公園水運館、大安森林公園及健康社宅等6 處,以移動的方式開設工作坊,向上百位民衆徵求、拓印他們與家有關的物件,並以行李箱裝載,正如同居住在社宅的居民,也是用行李箱帶着他們生命所累積的故事來到這裡。

談起作品的設計理念,塗維政表示,臺北市社宅居住年限最長6 年,對於社宅居民來說,家是移動的,於是決定把「移動」作爲作品的核心精神。有別於許多公共藝術作品是由藝術家獨立完成,塗維政在醞釀作品的過程中,便期待這項作品不只是他的創作, _而是他與參與的民衆「創意的總和」。

而位於健康社宅穿廊的公共藝術作品〈居住履歷〉,則是藝術家秦政德透過開設工作坊,邀請健康社宅的住民以及鄰里居民一起參與,從認識彼此開始,透過色紙拼貼、地圖尋索以及書法書寫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最後透過鐫刻,將這些參與者的字跡、故事刻在石板上,再與健康社宅的昔日建材並置,象徵連結過去與現在,構成松山區居民共享的生命居住旅途紀錄。同樣在健康社宅,還有以老樹與人的意象創作〈翩翩〉、運用眷村花格磚和植栽創作的〈花磚聚落〉等,讓過去和現在產生對話感,建構住民對於場域歸屬感

興隆社宅D2 的公共藝術作品〈移動博物館〉,結合民衆的記憶與創意。(圖/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以「家」佈局公共藝術藍圖

此外,都市發展局也爲其餘的35 處社宅基地提出「以家爲核心⸺Home to All 」的公共藝術藍圖前導計劃,透過一系列論壇、座談會及工作坊的舉辦,探討出更多讓公共藝術參與社宅的可能性。

公共藝術藍圖的推動活動,包括邀請紐約市文化百分比公共藝術基金會主任Kendal Henry,以「公共藝術的社會參與及社會影響力」爲題,分享他在執行公共藝術方面的經驗;由國立交通大學建築所教授龔書章主持,邀請10 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分享、反思對社宅公共藝術的想像;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殷寶寧,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靜娟共同主持,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探索社宅公共藝術如何在原社區建立起溝通平臺等。另外,也舉辦社宅公共藝術活動季「我們也可以這樣」線上展覽,期待透過一系列整合線上、線下的宣傳活動,促成大衆對社宅與公共藝術的關注與討論。

臺北市的社宅公共藝術不只扮演着環境妝點的角色,更促成居民更多對話、交流的契機,透過社宅的創新與改造,臺北的居住文化與城市美學正持續改變中。

藝術家秦政德以工作坊形式,邀請社宅與附近住民,搭配社宅建材,一同書寫自己的故事,共造出健康社宅的〈居住履歷〉。(圖/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健康社宅公共藝術〈花磚聚落〉轉化眷村植栽與花磚格,創造出一個歷史記憶與對話的步道。(圖/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市府的創新和努力下,社宅翻轉過往的負面印象,成爲城市美學新風景。(圖爲健康社宅公共藝術作品〈翩翩〉)(圖/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6月號641期》)

《臺北畫刊6月號6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