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申佳平)9月19日,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開幕,主題爲“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務實推動構建富有韌性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開幕式上,相關國家領導人,部長級官員,駐華使節及相關國際組織、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商協會負責人應邀參加本次論壇並致辭(部分視頻致辭)。多位嘉賓表示,中國已經成爲了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的“壓艙石”。
“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致辭時表示,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以實際行動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與各國一道,共同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介紹,儘管今年全球貿易面臨諸多挑戰,塞中貿易仍保持強勁增長。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爲2.5萬人提供就業。塞爾維亞將積極參與中方提出的合作倡議,共同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
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方面,金壯龍提出,要強化重點產業鏈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協調,支持企業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解決當前物流運輸堵點卡點,保障供應鏈有效運轉。此外,應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
“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的分工,可以持續提高全球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各國人民的共同福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順表示,當前,世紀疫情疊加地區衝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遭受衝擊。應始終秉承開放原則,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全球公共產品屬性;通過促進技術進步和重建激勵機制,加快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同時堅持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完善國際經貿規則,積極促進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工業化階段的國家在產業鏈供應鏈上更好的合作。
交通物流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基礎。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李國平認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硬聯通”和物流制度規則“軟聯通”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共同提升全球港口服務能級,促進跨國鐵路聯通,提高國際航空貨運和基地物流服務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合理促進各國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推進物流供應鏈國際標準準則制定和互認。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朝着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供應鏈服務的快速定製、全程可視化,以及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靈活響應,深化了跨區域大範圍的協作。要鼓勵電子商務、數字貿易發展和合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水平。
據悉,舉辦本次論壇旨在爲全球產業界和廣大中外企業打造一個對話交流的高端平臺,促進經驗分享、凝聚廣泛共識、深化務實合作,致力於共同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爲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推動全球經濟復甦貢獻力量。開幕式當天,《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合作倡議》正式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