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已非農民軍 超大咖學者要華府認清3大事實

艾利森引述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說法,形容共軍已自「1979年以來規模非常龐大且以農民爲基礎的步兵軍隊,轉變爲一支跨越所有領域並擁有強大能力與全球野心的軍隊」。圖爲西藏軍區首次舉行成建制低空傘降訓練。(圖/中新社)

以研究古巴飛彈危機而聞名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20日投書「Defense One」。文中指出,面對北京已擺脫農民軍的色彩,華府應認知到美國已流失主導優勢,大陸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也逐漸擴展到第二島鏈,甚至北京的國防預算也朝與華府平起平坐的方向邁進。此情此景下,美方應擬定更富想像力的戰略,結合不對稱、破壞式科技等作爲,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

※脫離以農民爲基礎的步兵

艾利森引述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說法,形容共軍已自「1979年以來規模非常龐大且以農民爲基礎的步兵軍隊,轉變爲一支跨越所有領域並擁有強大能力與全球野心的軍隊」。

他舉例,就在過去6個月內,北京取得巨大的軍事成就─從迅速建造數百個飛彈發射井,到成功驗證據核打擊能力的「分離軌道轟炸系統」(Fractional Orbital Bombardment System, FOBS);該系統配備極音速滑翔載具(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儘管將北京成就比擬爲「史普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實屬誇大,但這兩項成就讓華府研究中國大陸的學者大吃一驚。其反映殘酷的現實─近30年來,北京展開大規模軍事建設,已取得顯著的成功足以抵銷美國優勢。

※美方恐在臺海戰爭中鎩羽

由於美中之間的軍事權力平衡劇烈變化,導致美國戰略家不得不捫心自問,最容易引爆美中軍事衝突的臺海熱戰中,美國很可能已敗戰告終。

事實上,現爲國防部副部長的希克斯(Kathleen Hicks)與國防戰略委員會,曾在2018年針對此一問題進行分析。其結論爲美國「恐怕要很費力才能贏得勝利,甚至可能輸掉與中國的戰爭」。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代理局長莫瑞爾(Michael Morell)去年所言,北京已擁有能力在華府決定如何迴應之前,就在臺海形成既成事實。圖爲臺灣漢光演習。(圖/中央社)

艾利森認爲,如果北京發動攻勢重奪臺灣─一個與大陸的距離就像古巴與美國距離的島嶼」,北京很可能在美軍趕到前就取得勝利。正如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前副主席溫尼菲爾德(James Winnefeld)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代理局長莫瑞爾(Michael Morell)去年所言,北京已擁有能力在華府決定如何迴應之前,就在臺海形成既成事實。

※18分的不是美國

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沃克(Bob Work)就曾警告,在五角大廈模擬最接近真實世界的臺海戰爭兵推中,美中比分爲0比18;但拿下18分的不是美國。

這結果恐怕讓對1995年到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還有印象的美國人感到震驚。當時,北京進行飛彈試射以阻止臺灣獨立。作爲迴應並展現優勢力量嚇阻北京,美國向臺海派出2艘航艦。然而,如今這個選項甚至已經不在密利提給總統的迴應清單中。

爲何情勢變化如此快速?哈佛中國工作小組的《大國競爭:21世紀中的美中對決》文件中,紀錄過去十多年來美中軍事角力所發生的一切事件,並對美方競爭對手現況做出最佳的判斷。

※美國軍事主導已結束

首先,美國軍事主導的時代已經結束。正如同國防部前部長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承認北京的軍事崛起。2018年版《國防戰略》提到,「這幾十年來,美國在每個座佔領域中都享有毫無爭議的主導優勢。只要我們想,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部署軍隊,在想要的地方集結兵力,並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作戰。但那是當時。如今,美軍在每個領域都與北京競爭─空中、陸地、海洋、太空與網路空間」。

在過去6個月內,北京取得巨大的軍事成就─從迅速建造數百個飛彈發射井,到成功驗證據核打擊能力的「分離軌道轟炸系統」(Fractional Orbital Bombardment System, FOBS);該系統配備極音速滑翔載具(Hypersonic Glide Vehicle)。圖爲美軍驗證極音速飛彈馬達。(圖/DVIDS)

※A2/AD擴張至第二島鏈

再者,在2000年的時候,「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對共軍來說還只是縮寫的名詞;但今日,A2/AD作戰範圍已函蓋第一島鏈,包含臺灣與日本的琉球羣島。

正如歐巴馬時期負責政策的國防部副部長佛洛諾伊(Michele Flournoy)所云,美國在此一領域已不能再指望迅速獲得空中、太空與海上優勢;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的戴維森2021年3月時也提到,按目前發展,大陸A2/AD的涵蓋範圍在未來4年內可望拓展到第2島鏈。其中,包括美國領土關島。

最後,套句密利的話,當所有牌都擺在桌上時;美方會發現北京的國防預算已非吳下阿蒙。1996年,大陸國防預算僅是美國的30分之1;到了2020年,大陸國防預算已達美國預算的4分之1。

※陸國防預算逐漸與美國相等

但艾利森分析,如果將軍事研發預算與其他沒公開的項目涵蓋其中,大陸國防預算已達美國預算的3分之1。如果從CIA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比較各國經濟的指標來看,大陸國防預算已達美國預算的2分之1,且正逐漸走在與美國平起平坐的道路上。

艾利森強調,面對難堪的真相不等於失敗主義,而是呼籲美方即刻行動扭轉趨勢。北京不是歌利亞巨人;但在許多競爭中,他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會比我們高。

他進一步解釋,與過去國防部都是用運資源來克服挑戰不同,如今的情勢想要成功需要更富想像力的戰略,好讓美國能事半功倍。這類戰略應利用長期以來的優勢,結合不對稱的行動、建構可用的作戰概念,以及整合「破壞式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y)。當然,這樣的戰略能產生最積極影響,卻也因此最難擬訂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