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全球車用晶片缺貨看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商機

工商社論

日前德國經濟部長和日本經產省大臣相繼向我政府提出請求,希望我官方能夠協助協調國內晶圓代業者增加產能,以供應德、日兩國汽車業者所需的車用晶片。而在此之前,由美國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飛雅特克萊斯勒美國分部所組成的遊說團體-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亦積極向美國商務部和拜登政府進行遊說,希望美國政府能向亞洲半導體業者施壓,將生產消費電子產品的部份產能移至車用晶片。全球車用晶片短缺議題剎那間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

近年全球車市景氣可謂跌宕起伏,自從2017年全球車市創下銷售佳績之後,隔年旋即因爲中美貿易戰和各國排放標準訂定愈趨嚴格等因素影響下,出現了暌違八年的首次負成長,2019年又遭逢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衰退。各大車廠原以爲2020年有望迎來否極泰來的嶄新局面,豈料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打亂了業者們對於車市復甦的期待。去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除了韓國汽車市場銷量仍維持正成長之外,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中國、日本等主要汽車市場,銷售量皆經歷兩位數以上的減幅。由於汽車產業具有即時生產(just in time)的特性,因此在去年疫情拖垮各國經濟與消費動能之際,各大車廠爲避免積壓存貨遂以減產方式因應連帶使得車用電子在內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面臨被砍單的命運。直到去年第三季全球車市逐漸回溫之後,汽車供應鏈才積極進行庫存回補,然我國半導體業者早因新世代消費電子產品問世、高速運算、AIoT等裝置出貨大爆發下滿手訂單,半導體晶片頓時成爲賣方市場,不再被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而這也是各大車廠當初悍然砍單時所始料未及的局面。

就在德、日兩國對臺灣發出車用晶片增產呼籲後,經濟部緊急邀請國內半導體業者開會研商,具體的結論是:廠商將盡力配合支援車用晶片供給,以滿足外國客戶需求。但在商言商,半導體業者恐怕仍會務實的以獲利和客戶關係維繫爲主要考量,對於外國政府與車廠的呼籲究竟能給予多少實質迴應,猶待觀察。

此次事件外界多將焦點放在討論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而經濟部則是以貫徹蔡總統立場,要讓臺灣扮演全球可信賴的供應鏈夥伴的思維,積極介入協調。事實上,我們認爲,此次全球車用晶片缺貨,恰正凸顯出各大車廠積極佈局智慧交通商機,對我國產業發展而言,其積極意義不僅止於如何維繫半導體產業優勢,更多的是我們該如何運用已經具備的資通訊科技能量與製造業優勢,加速打造我國智慧交通生態系

智慧交通生態系涵蓋的範圍極廣,概括來說,它包含智慧運輸系統(ITS)及智慧交通產業,前者是指將電子、通信、資訊、感測和控制等新興技術,應用於對人、車、介面(含陸路、水路及航空)的管理,例如使用者資訊服務、交通管理、公共運輸、商務車輛服務、車控與安全服務、電子收費、資訊管理、緊急救援等面向,而智慧交通產業則與自駕車、車聯網及交通數據分析有關。

根據國際調研機構MarketsandMarkets報告,2018年全球智慧運輸系統市場規模達234億美元,預估至2023年將成長至307億美元,其背後的成長動能,源自於人口成長和都市化所衍生的移動需求,以及智慧車輛的技術革新。而麥肯錫報告亦指出,自駕車、車聯網、電動車和共享移動服務等智慧交通產業在未來十年將對人們現有的移動方式帶來極大的轉變,預估2030年會有45%的車聯網可提供乘客個人化娛樂體驗,2040年每十臺新車將有四臺是自駕車,自駕車移動服務市場將超過1兆美元,電動車則預料將在各國碳排法規趨嚴的趨勢下快速成長,而共享移動服務的市場規模預估到2030年將超過3,000億美元。此外,在軟硬整合及數據分析所帶出的交通行動服務應用(MaaS)漸趨普及的趨勢下,除有助於公部門優化交通運輸管理,亦將帶給用路人更即時、便捷的服務。

交通部林佳龍日前出席經濟論壇演講時表示,未來十年,交通部將投入逾2兆經費形塑交通產業生態系,包含電動巴士、自駕車、無人機、鐵道及交通行動服務等領域,並希望將臺灣成功經驗輸出,打造國家隊。我們對於交通部積極投入建設促進智慧交通產業發展表示肯定,但需要提醒的是,政府資源有限,在投入龐大建設經費之前,需有妥善的規畫藍圖。其中,至少有兩件事是交通部應執行的:第一,交通部欲打造智慧交通國家隊,首要任務是界定出智慧交通關聯產業範疇,因爲資源投入之前,需有明確的政策對象與目標。第二,交通部應針對我國智慧交通關聯產業的規模進行估算,如此除有助於政府掌握我國智慧交通產業的發展現況,未來相關政策推動後,也纔有政策成效檢視與精進的具體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