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健保費率調漲,長照社會保險化,此其時矣

工商社論

6月上旬疫情防治告一段落,卻傳出衛生福利部醫材自付差額上限」的政策,引發醫界人士強力反彈;在驚動蔡英文總統之餘,雖然以延後決定而暫時落幕,卻無法掩飾全民健保財務系統性困窘,已經影響政策調整措施的空間。新冠疫情防治期間,守護國人生命安全居功厥偉的全民健保,由於預估今年到後年的虧損,可能分別高達676億元、909億元、1,838億元,健保費率的調漲,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蔡總統去年底針對「長照2.0升級版」所說,「(2020年)長照2.0預算是400億元,未來4年還要增加到600億元以上」,這種可能必須「挖東補西」增列預算的政策宣示,並不是永續經營之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政府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調漲健保費率」,另一方面將「長照社會保險化」;而這種體制性的改革,既是蔡總統對於全民的承諾,更是建立歷史定位應該有的承擔!

李登輝總統時代,1995年施行的全民健保體制,曾經於馬總統任內,因爲2013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而有過幾年財務上的好光景。蔡總統在第一個任期,2017年面對的健保虧損,時至如今已經成爲刻不容緩的挑戰。

今年2月到5月底,全民「順時中」,防疫表現亮眼,享有九成施政滿意度衛福部長陳時中,面對醫療器材管理新制,最被詬病的除了陳部長個人專業牙醫器材不在此限,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不堪負荷的健保「財務」,以及包山包海的健保「服務」。

就此而言,在後新冠疫情時代,藉着總統臉書昭告天下,未雨綢繆,徹底檢討兩個重大政策:第一,「調漲健保費率」,提前啓動政策行銷;第二,「長照社會保險化」,確保穩健永續的財源

首先,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全民健保的體制,福國利民,全體國人抱着感恩的心,無庸置疑,在今年上半年至爲明顯。但走到今天,健保財務的缺口愈來愈大,健保費率的調漲,已經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在政治時機上,總統第二個任期伊始,就調漲健保費率,確實可能引發民怨。然而,蔡總統的行政團隊,現在擁有史上施政滿意度最高的行政首長─衛福部長陳時中,在此時此刻能夠扮演的角色,就是再加一把勁,於調漲健保費率的同時,一併進行健保給付制度的合理化變革,而此次醫療器材管理新制的延後上路,提供政策溝通的舞臺,讓政府、醫界、業界能有更長時間的磨合,而由於事關全國民衆自費負擔和醫材選擇,啓動與全民溝通的政策行銷,這樣的「超前部署」將可以提高民衆在心理層面的可接受度。

其次,生之者寡,養之者衆。老年人「由誰養,由誰照顧」,要「自己吃自己」或「政府全齡照顧」,是各國政府在高齡化社會,不能迴避的財政難題和政治抉擇。臺灣民衆的年齡中位數,在1950年是18歲,2000年是32歲,而2050年則將高達56歲。重要的是,老年人口比例從7%到15%所需要的時間,法國是131年,美國是66年,德國是44年,而日本和臺灣則「只有」26年。嬰幼兒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伴隨着國民平均餘命的逐漸提高,再加上生育率的大幅滑落,都使得長輩們的居家養老和醫療需求快速的上揚。

對於「一個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一個鄉鎮住宿機構」,所謂的「長照2.0升級版」,在政策實務上,社會大衆最關心的莫過於「提供什麼長照服務」,以及有沒有可以做到「質好,量足」,而且「不用加稅,也能做到」。有鑑於家庭的非正式照顧,已經因爲少子化的情況嚴重,而顯得力不從心,「照顧更高齡的父母親,是已經年過60歲的長輩」,這種屢見不鮮的社會現象,近年來愈來愈普遍。因此,無論是市場或政府提供的專業照護,就算有長照2.0的政策願景,也必須提出務實穩定的財源籌措方案。

「走一步,算一步」的長照2.0升級版,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穩定的財源」,長照財務的捉襟見肘,隨着家庭成員愈來愈少,國民平均壽命愈來愈長,升級版的長照預算在2020年成長到400億,或是未來達到600億以上,只能是權宜之計,而非長治久安之道。

結合施行25年、今年備受好評的全民健康保險,將長照社會保險化,將能夠實現蔡總統長照2.0升級版的政策主張。「雙軌並行」的社會保險體制,是確保永續發展的重大社會政策,所需要的是政府更有耐心的政策溝通,蔡總統更加宏觀的政治視野,以及面對無以爲繼的健保、需求孔急的長照,臺灣人民所擁有的雋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