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美中金融戰越演越烈

工商社論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夏威夷密會,爲劍拔弩張的中美關係似乎又開啓了一扇和談窗口,會後雖未有實質的進展,但雙方同意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且繼續保持接觸和溝通。儘管如此,中美金融對戰未見緩和,雙方以香港金融中心的生死作爲賭注,萬一越過紅線,不只香港會亂,更會帶給亞洲周邊國家難以控制的風險,對臺灣絕非好事。

中美金融戰爭的態勢已經形成,尤其是距離11月3日的美國總統大選剩下不到140天,對抗中國是共和與民主兩黨候選人難得的共識,美國今年不只是要選總統,還改選與補選35席聯邦參議員,外加11個州的州長改選,反中的議題將會在劇烈的選舉中不斷被刺激,要期待美國任何一位候選人突然迴歸理性,機率甚低。

而中方面臨波濤洶涌的攻擊,直接的反應就是更爲強勢的退縮與自保,從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後,北京雖然隱忍香港法官對抗議者的寬容處置,卻也加強控制香港,全國人大通過被稱爲「港版國安法」的立法授權是表面的象徵,在此之前,北京對香港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投資公司加強控制,經由改組董事會、更換經營團隊來取得更強的實質控制的案例俯拾即是,北京做足準備,迎接美國等西方勢力的最終金融決戰。

曾經是大英帝國在香港與中國金融勢力象徵的匯豐控股的處境,可以作爲美中金融大戰、或是中西金融勢力擠壓的風向球。匯豐控股在香港上市的股價,從去年年底的每股60.4港元,重挫至6月17日剩下37.7港元,就算歐美股市已經大幅收復失土,匯豐控股今年仍然跌掉將近38%,公司總市值蒸發4,650億港元(將近新臺幣1兆8千億元),充分反映了匯豐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以往左右逢源,如今兩邊夾殺的困境

匯豐受到中國官方與民間強烈的質疑,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最近在網路發文,稱該銀行是爲了協助英國殖民政府而設立的,現在中國人「不再願意和這種銀行做生意」。強世功聲稱,匯豐在2012年的洗錢案中泄漏華爲的資訊,導致華爲財務長孟晚舟遭到逮捕,違背隱私保護的基本商業法則。這個說法雖然與西方的法治觀念不相符,在中國國內卻有龐大的市場,獲得大量的掌聲。

還有,中國官方《人民日報》微信公衆號轉載《北京日報》的文章,以〈坑客戶,匯豐終將失去所有客戶〉爲題,列舉匯豐近年受爭議的事件;香港前任特首、現任中國政協主席樑振英在5月29日臉書貼文說得更爲赤裸,他說「匯豐在中國的業務,中國和其他的國家銀行完全可以隔夜取代」、「持有匯豐戶口的(香港)特區政府、中國內地、香港的工商界…要馬上自保,避免成爲類似華爲一樣的人質。」在樑振英威嚇下,匯豐控股由華裔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出面,親自在「撐國安立法」的街頭攤位簽名表達支持,才避免一場風暴。王冬勝雖然貴爲香港商業總會會長,匯豐銀行副主席,但是他是持有英國護照的香港人,仍然無法取信於北京。

匯豐銀行去年11月強制關閉了反送中抗爭支持者的「星火同盟」帳戶,香港總行門口最具象徵意義的獅子遭到民衆噴灑紅漆,卻沒有獲得北京的諒解,之前包括執行長在內的三位資深決策主管突然遭到撤換或主動請辭,今年在中美金融戰爭的夾縫中更顯困難。匯豐銀行執行長祈耀年(Noel Quinn)日前發信給全球23.5萬員工表示,匯豐將繼續凍結幾乎所有的對外招聘,並且裁員3.5萬名員工。

匯豐的處境象徵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困境,中國與美國都高度仰賴香港金融中心的功能,卻持續以香港(以及匯豐銀行等金融機構)爲肉票要脅對手。美、英與西方國家在香港具有重大的金融利益,是西方金融機構重要的獲利來源,華爾街與倫敦如果少掉來自香港的獲利,所有西方龍頭金融股股價都將重挫;香港更是中資企業海外籌資最重要的管道,香港如果無法替中資企業吸取西方的資金,不只東方明珠立即熄燈,不論國企與民企,中資企業都將立刻面臨資金斷炊的威脅。

蓬佩奧與楊潔篪的密會,香港地位當然只是衆多議題中的一個,卻代表了眼前中美雙方都還無法承受香港崩潰的衝擊,都還在爭取時間尋求自保之道,但是美國要求中概股帳冊透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已在參議院通過,美中資金脫鉤、金融業務築起防火牆、金融機構與專業經理人從香港撤離等趨勢已經難以扭轉。我們認爲,政府、臺灣金融機構、以及上市公司都要趕緊做出因應方案,趁着蓬佩奧與楊潔篪開啓的談判窗口,爭取時間建立防火牆的工作,以確保臺灣最根本的利益,避免在越演越烈的中美金融戰中淪爲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