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我們對當前通膨的看法通膨有捲土重來之勢

工商社論

1970年代最困擾人們的問題是通膨,那時全球處於「高通膨、低成長」,兩位數通膨率是家常便飯,面對這個處境,究竟該降息來刺激成長,或者升息以抑制通膨,各方論戰不斷,臺灣的「王蔣論戰」曾轟動一時。世局如此,通膨的烏雲也始終籠罩於1980年代的臺灣。

隨着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協議,1995年起各國大幅調降關稅,自由貿易邁入新里程碑,在市場開放競爭下,昔日業者動不動就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情況明顯改善。此外,大陸崛起使得全球分工進入新紀元,多數消費品連年跌價,全球進入「高成長、低通膨」年代,美國總統柯林頓還稱此爲新經濟(new economy),通膨日趨溫和。

臺灣於2002年加入世貿組織(WTO)後,隨着市場開放,零售端幾近完全競爭,物價趨於平穩,此後多年非但沒有通膨反倒有通縮,那些年困擾經濟學家的通膨,隨着自由貿易及全球分工,似已消失,因爲全球供給不虞匱乏,「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的情況已不復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貿易及全球分工雖然讓零組件、消費品處於完全競爭而價格平穩,但原料端則不然,國際農工原料、原油金屬多數仍處於寡佔局面,只要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油價便扶搖直上,而在國際熱錢大肆炒作下,黃豆、小麥、玉米棉花、糖、銅、鎳、錫、鋅的行情也常常是一飛沖天,這告訴我們,在原料市場上依然存在十分嚴重的「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情況。

統計顯示,2007年鎳每噸衝至4萬美元、錫每噸直逼1.7萬美元,鉛3千美元,迨2008年油價狂漲至140美元,黃豆每英斗升破16美元,稻米20美元,這些原物料短短一年大漲九成,甚至一倍以上,其飆漲已近瘋狂,若非隨後全球金融海嘯重創經濟以致價格崩跌,國際農工原料及油價會被炒作到什麼地步,實難想像。

原油、農工原料飆漲會讓廠商的生產成本升高,廠商將本求利,成本最終還是會反映到零售端,縱使2000年以來的貿易自由化及全球分工有助於平穩物價,但碰上原油、農工原料如此瘋狂大漲,零售端的消費者物價(CPI)不可能平靜無波,2008年上半年臺灣、美國、韓國的通膨率升至4%,新加坡及中國大陸逾7%,銷聲匿跡二十多年的通膨又漫天蓋地而來,全球經濟一片狼藉。

這說明自由貿易及全球分工固然已大幅改善1970~1980年的通膨,但釀成通膨本身的貨幣、貪婪、恐慌等基因依舊存在市場經濟裡,只要熱錢氾濫,貪婪之火一點,炒作之風一吹,恐慌之心一生,農工原料、原油及金屬隨之飆漲,通膨幽靈便被召喚出來興風作浪,全球經濟又將重創。

今天的情況正是如此,在美國無限量化寬鬆(QE)大印鈔票下,熱錢四處氾濫,熱錢所至非僅迫使各國匯率升值,也讓國際農工原料行情一路攀升,原油價格近半年已由41美元升至61美元,黃豆、玉米更較去年大漲五成,至於鎳、銅、錫更比去年同期上揚五、六成,棉花、橡膠也飆漲逾四成,這一波農工原料漲勢驚人,據此研判通膨大有捲土重來之勢,令人憂心。

事實上,主計總處已在日前公佈2月物價統計報告時示警,依過去的研究,國產內銷價格領先消費者物價(CPI)約兩季,意思是廠商進貨成本提高雖不會立即轉嫁至消費端,但如果原油、農工原料價格持續上揚,CPI的漲幅必將擴大,2008年上半年就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那時還沒有QE便可以在原物料市場推波助瀾,如今有無限量QE火上加油,推升通膨的風險自然是更大。

我們許久沒有歷經通膨,幾乎已忘掉通膨的可怕,但凡是經歷過1970~1980年通膨者都明白通膨的可怕,這類成本推動型的通膨,比需求拉動型的通膨更棘手,當年曾令經濟學家束手,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也認爲這仍是經濟學的一片未知領域。不只薩繆爾森如此認爲,經濟學家梭羅(Lester C.Thurow)於1982年所着的五個經濟難題的挑戰,也把如何尋找通膨對策列爲第一大難題,通膨之難解於此可知,昔日如此,今日亦然

主計總處月前預測今年通膨率只有1.33%,國發會年初所訂的通膨率(核心CPI)目標也只有1.0~1.5%,國發會龔明鑫主委去年底接受本報專訪時曾表示:「過去國際資金投資範圍較小,過多資金只要投入初級原物料市場,極易推升農工原料價格而造成通膨疑慮,但隨着自駕車、電動車、再生能源、氫能等未來性投資領域愈來愈多,國際資金押在原油等農工原料意願大大降低,據此研判原油及農工原料大漲而引發通膨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從近月原油、農工原料的凌厲走勢看來,龔主委的看法恐怕得修正一下,而內閣也得提前因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