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政府不給力,如何推動臺灣文藝復興?

指標書店金石堂信義店、誠品信義店相繼結束營業,許多出版社迎來了最近十年最大的獲利衰退。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臺灣藝文產業原本期待迎來疫後大鳴大放的榮景,沒想到卻遭遇比疫情前更慘澹的市場衰退。展望2024年,如果政府沒有像韓國長期花大錢厚植「韓流」的魄力,而龐大的中國大陸市場又繼續「此路不通」,何敢侈言推動臺灣文藝復興?

去年國片電影勉強靠《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以逾3.6億元票房,奪得全年季軍,其餘年度十大都是外國電影。最近大紅的《富都青年》票房已破9,000萬,卻是馬來西亞出品的。電影票房如此,舞臺劇與音樂會更好不到那裡去,觀衆不知道都跑那裡去了。演唱會經濟倒是不斷髮酵,尤其是高雄,一年舉辦超過50場演唱會,參與破80萬人次,創造了逾16億元的觀光產值。國內歌手與團體如阿妹、五月天等,在臺灣都是豐收的一年,但比起過去在世界及中國的市場,還是縮水很多。

出版市場就更糟糕了。先是去年初momo與博客來網站書店的66折大戰,打壞掉整個購書氣氛。再者指標書店金石堂信義店、誠品信義店相繼結束營業,許多出版社迎來了最近十年最大的獲利衰退,大家紛紛叫苦:「閱讀環境整個壞掉了!」暢銷書排行榜的國內作家也只靠黃山料一人獨撐。但全臺圖書館的借書卻在成長,一年9,000萬本書,已約當於全臺圖書年銷售本數的1.5倍。普遍的分析認定,讀者被影音與社羣媒體吸走,出版市場已大江東去了!

這樣的困境要怎麼救?文化部在史哲部長上任後,自前年底推動文化幣,帶動書市2022年第四季的復甦。去年起發放對象再下修至16歲,至22歲的年輕人都可使用,看國片、表演、購書、逛博物館、買文創商品等藝文消費每人都有1,200點,擴大優惠使用有機會變成2,200點,對藝文市場不無小補。而且這筆預算今年起編入文化部公務預算,將成爲常態化的政策。

文化部最大的手筆是「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劃」,規劃以臺灣文化內容爲核心,涵括藝術文化原生故事、出版文化原創文本、創意文化在地培養皿、影視音文化國際臺流、科技文化應用突破、文化外交國家軟實力等文化藝術六大面向、26個執行工作項目。已獲行政院支持覈定四年100億元、113年30億元的預算。但所謂的文化故事文本在那裡?如何開花結果,而不是又一場燒錢狂補助比賽,會是一大艱鉅的挑戰。

在創作端,針對各文類原創,文化部原本自106年起就推出青年創作獎助,至今已獎助260件計劃,挹注金額超過6,400萬元。但坦白講沒看到甚麼成果,只是填補了作家的創作出書夢。就像文化部每年補助獨立書店,感覺臺灣到處有書店好風景,但能賺錢的店寥寥可數,害了一些想圓夢的年輕人返鄉卻坐困愁城。倒是前年以彰化永靖爲背景的《鬼地方》一書,拿下臺灣文學獎金典年度大獎,英文版更獲2022年紐約時報秋季書單推薦,併入選美國《圖書館雜誌》2022年世界文學年度十大好書,算是多年來少見的佳績。

但擺在眼前的現實,還是藝文市場吃不飽的問題。經濟不景氣、通膨問題、缺乏引起共鳴的大製作,讓原本就只有2,300萬有限人口的臺灣藝文市場提升不起來。出品量大、市場都小小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賠,都不敢做大,惡性循環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南加州大學歷史暨會計學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雅各.索爾日前來臺指出,臺灣缺乏文化影響力及品牌效應。他說臺灣處境像過去的荷蘭,擁有很多先進技術,首務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應該要以最具競爭力的薪資,延攬全球最優秀的人才,打造出自己的文化產業和品牌。他說臺灣擁有全亞洲獨一無二的文化土壤,雜揉亞洲與美國特色,同時與東方和西方構築深厚的聯繫,但對藝術與人文領域挹注的資源太少,讓自身蒙受巨大損失。

好消息是文化部113年通過的預算是268.66億元,成長幅度近32%,加計前瞻預算29.59億元,總計298.25億元,但區區300億隻有臺積電前年稅後淨利的3%左右,這算是對文化投入的重大決心?還是就像14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終究必須靠企業資本家的推動才能成功,但臺灣企業家與文化的距離可遙遠得很。

要救內銷,靠的是出口!如果臺灣的藝文作品可以向外輸出,市場規模變大,同樣的製作成本,纔可以回收賺大錢。大陸市場原本最容易有成,但政策不鼓勵、兩岸關係也不通。有本事就得往全球市場走,來學學韓國20年有計劃栽培大放光芒,但這談何容易?如果沒有國家策略產業的長期挹注,沒有臺灣的文藝復興計劃,光靠都是微小規模的藝文企業,是看不到有成功的可能。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