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展現中國擔當(專家解讀)

10月15日,非洲國家和機構的駐華外交使節參觀中國生物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美國《外交》雜誌刊文稱,2013年以來,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把優惠融資用於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擴大了朋友圈。通過將世界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健康絲綢之路”,中國尋求塑造自己作爲全球公共衛生支持者的形象。未來,不僅多國政府會擁抱中國對全球公共衛生的新承諾,國際組織也會不斷讚揚中國做出的大貢獻。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刊文稱,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斷擴散之際,這些國家的運輸走廊、港口和物流樞紐眼下正被用於向需要幫助的夥伴國提供醫療支持――中國領導人稱之爲“健康絲綢之路”。

“健康絲綢之路”是中國爲深化全球衛生合作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自2016年6月正式提出打造“健康絲綢之路”的主張以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一道,深化衛生政策協調,發展“一帶一路”醫院聯盟,建設中醫藥海外中心,實施中國-東盟公共衛生人才培養計劃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等項目,爲促進民心相通、增進各國民衆健康福祉作出突出貢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顯“健康絲綢之路”的重要性。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國援助了150多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大量抗疫物資,積極分享抗疫經驗,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作爲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中國在確保抗疫物資物流暢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歐班列班次在疫情中逆勢增長就是最好的例證。此外,今年4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設立了聯合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樞紐,爲包括聯合國系統、各國政府及其他人道主義合作伙伴在內的國際社會提供全球抗疫應急響應。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強大的快速通關能力,一批批抗疫物資被及時運往疫情嚴重且急需抗疫援助的國家和地區。

面對疫情,“數字絲綢之路”也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近年來,中國在大數據、數字經濟等領域發展迅速,對在線醫療的投資力度很大。數字技術在今年防疫抗疫、復工復產及保障人民生活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爲網絡等公共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還存在巨大的數字鴻溝和信息壁壘。依託“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中國正攜手相關國家打造智慧醫療體系。

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要更多地關注人的生命和健康,是這次疫情帶給人類的重要啓發。“數字絲綢之路”也強調彎道超車,要讓廣大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能夠享受數字化帶來的紅利,縮短髮展中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時間。這是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途徑,是數字化和“健康絲綢之路”結合共振的結果。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發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這折射出中國政府提出的“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理念深入人心。

從打造“健康絲綢之路”到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層次上有三大飛躍:從覆蓋對象來看,“健康絲綢之路”主要是針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合作,以發展中國家爲主,發展層次參差不齊,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覆蓋全球和全人類,範圍更廣泛,強調機制化建設和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從內涵來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內涵更加豐富,是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全球衛生合作具體實踐,而“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作平臺,“健康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應的就是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從長遠發展來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不是應急式的公共衛生措施,而是常態化的公共衛生措施;不是被動的防疫合作,而是主動的人類衛生健康的整體謀劃,是落實人類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主動擔當。

參與全球抗疫合作,人們不僅充分認識到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價值,也對經濟全球化有了新的認識。經濟全球化不僅要以資本爲導向,更要強調安全和健康;不僅要強調“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觀念,更要通過實際行動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因此,共建“健康絲綢之路”高度重視人的價值,是對“以人爲本”的全球化的呼喚和迴歸。

本報記者 賈平凡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