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5大路跑傷害分析!這樣跑纔不會受傷

近來路跑、馬拉松大流行,不管尋求個人成就感或勇於挑戰極限的菜鳥老手都相當熱衷,但怎麼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呢?物理治療專科且有豐富馬拉松經驗劉建忠醫師是這麼說的。

GQ:時下流行的馬拉松、Color Run這類路跑風,是否也隱藏運動傷害的潛在危險呢?Dr. Liu:一般最常見的運動傷害確實多跟跑步有關,會有狀況,通常是事前暖身沒做好、事前練習量不足,或從事跑步時間不長就開始跑馬拉松,馬拉松42公里換算成步行時間約7~7.5小時持續慢跑約4~5小時,一般人連續運動4小時會發生口渴血糖低、肌肉過度使用而呈現橫紋肌溶解症等症狀,而在沒有復原情況下又持續進行會產生更多的問題,不管是膝蓋腳踝或髖關節的不適雖然不影響平日走路或上下樓梯,但只要跑步速度一快就會很有感覺,原則上不叫受傷,而稱之爲筋膜緊繃。

GQ:男人神經通常很大條,是否有方法判別自己的身體狀況凸槌了?Dr. Liu:肌肉長期出力或突然出力,容易造成肌肉痙攣或關節攣縮,因爲跑步而受的傷害有「紅、腫、熱、痛」這幾個固定形式,再來就是感覺持續性不舒服,如果觀察到自己有上述症狀,建議趕緊就醫。

GQ:看醫生是沒什麼,就怕被勒令短時間不得動彈⋯⋯Dr. Liu:現代人明明生病還是會去上班、明明腳不舒服還是想運動,中醫解決之道一是靠整脊或推拿方式幫病人放鬆,或藉鍼灸來止痛,再來是開些內科的藥或舒緩痠痛花草茶搭配中藥製成的茶飲,來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其中精油還有通竅門、止痛的作用。此外,爲穩定關節、維持活動力,受傷者通常會上戴護具,這麼一來也限制了活動,透過早期用於排球選手身上肌內效貼布防護,有固定患處效果又不至於限制活動,再加上可碰水,臨牀上達到保護與固定活動效果,也不會讓皮膚產生變化。

GQ:新手老鳥遭遇的問題是否也有不同呢?Dr. Liu:老鳥和新手運動傷害的部位不同,比如跑步,體重超重的新手受傷的部位多在膝關節,由於承重量過高而導致膝蓋不適,但新手不見得會持續性跑步,只要經過兩、三次治療與完全休息,就能達到疼痛控制或消腫一半以上的效果,問題比較快獲得解決。反倒是老鳥習慣運動強度,一受傷反而更嚴重,因爲能負荷的運動比重較重,所以訓練會更劇烈,馬拉松常見的疲勞性損傷很容易被忽略,乳酸堆積或肌肉損傷造成的疼痛情況有時也會被混淆,因肌肉受傷造成纖維化,不知發炎卻忽略,又繼續投入運動,這種次發性運動傷害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持續性疼痛,會降低疼痛的愈值,所以要特別留意。

GQ:事前的拉筋暖身可以減少運動傷害嗎?Dr. Liu:拉筋是控制肌肉的交感神經,但不能過度拉扯,否則會造成神經過度緊繃,對運動表現不見得有幫助。短跑者宜快速拉筋,往下壓有往上擡對肌肉有刺激效果;長跑馬拉松則應緩拉筋,有助放鬆肌肉也有利於長時間肌肉表現。還要提醒,拉筋是有層次的,不是一次到位,後者拉筋以有感覺爲主,當覺得緊,就可以再往下拉。

延伸閱讀:>>3種正確的跑步姿勢教學>>非做不可!慢跑前5大重點暖身運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