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長城講述新故事

原標題:古老長城講述新故事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冬日的山海關古城,別有一番靜謐肅穆的景象。城牆腳下的人家,青磚素瓦交相輝映,居民區與壯麗的關城融爲一體,描繪出一幅自然古樸的人文風貌畫卷。

河北現存不同時期的長城2498.54公里,是國內長城資源保存最完整、長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區段之一。作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山海關古城遺址保護提升項目正在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夏天將完成古城風貌、人文景觀、商業環境以及管廊管線等基礎設施的修護和建設

“作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已建立了45個項目、總投資額287.4億元的省級規劃重點項目庫。”河北省文化和旅遊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介紹說,目前,長城河北段已落實資金52.11億元,已開工項目25個,太子城遺址保護和利用、可閱讀長城數字平臺一期等項目已基本竣工,金山嶺文旅融合示範區提升等標誌性項目建設任務過半,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配套工程已啓動建設。

隨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質量推進,古老的長城將再展雄姿,煥發新時代風采,向世界講述精彩的長城故事。

從立制到立法——

爲古城牆築牢保護網

位於河北保定市淶源縣的烏龍溝長城,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988年以來,當地人李鳳鳴一直守護着這段長城。2015年,他的兒子李勇接替父親成爲了“長城保護員”。

“每巡查一次長城,平均要用5個小時,平時只能帶上一些水,吃飯、休息也沒個準點。”如今,李勇父子所在的唐子溝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鄉親們相繼告別世代居住的山村,而李勇則一個人留下來,繼續堅持守護長城。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長城保護新模式在河北由來已久。2003年,秦皇島市撫寧區探索建立了“長城保護員”機制,將境內的長城分成18段,由18位農民分段巡護。2006年,長城保護員制度被寫入國務院頒佈的《長城保護條例》。

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河北將做實保護傳承工程,實施長城本體保護修繕、監測預警等重大項目,建設長城文化博物館、太子城遺址公園等標誌性展示載體,夯實長城保護根基。此外,河北將做好長城周邊旅遊景區、建築物整體風貌設計,確保與長城遺址遺存協調匹配。

不久之後,河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進入立法保護新階段。據瞭解,《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已經省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將對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立法。其中,科學劃定了840平方公里的管控保護區,持續完善長城本體及周邊管控措施。

與長城結緣數十年的李勇一直關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對於長城保護有巨大的意義,也將帶動周邊村落的經濟發展。作爲守護長城的一員,我會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物古蹟到文化名片——

爲古地標賦予新內涵

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的規劃設計中,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

“我們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等統籌推進。”那書晨介紹說,河北省在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下,率先編制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保護規劃》,沿燕山、太行山脈串連起“兩帶、四段、多點”的空間佈局和展示體系。

在體現“萬里長城”整體辨識度的基礎上,河北突出以“衆志成城·雄關天下”山海關、“堅韌自強·金山獨秀”金山嶺、“和平開放·大好河山”大境門、“自信自強·冬奧勝景”崇禮4個長城重點段爲引領,精心構築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長城文化地標、文化名片,充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按照規劃,我們將依託角山風景區,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標誌性建築——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並圍繞這一核心,集中在山海關古城北部片區打造長城文化產業園,實施長城主體修繕、配套設施建設等工程。”山海關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黨組書記趙志勇介紹說,這些項目與博物館主體建設都將在今年開工。

記者瞭解到,新建的中國長城博物館佔地106畝,規劃了中國長城文化陳列展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展廳、長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長城研究室、長城志願者活動室等項目,人們可以從中體驗到2000多年長城歷史文化民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全貌,形成集教育培訓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研學旅行基地等於一體的長城文化展示基地。

爲活化傳承長城文化,河北省還策劃推出了“長城腳下話非遺”特色節慶、“長城人家”主題民宿、“冀遊長城”經典線路、“冀憶長城”文創產品、“長城味道”特色美食等。同時,河北深入挖掘喜峰口長城抗戰遺址、山海關保衛戰、冀東抗日根據地等沿線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紅色長城”文化品牌。

從保護展示到文旅融合——

讓“活化石”展現新風貌

秦皇島長城遺存豐富,保存完好,集濱海長城、平原長城、高山長城等於一身。漫步在長城古道,近可觀山,遠可看海,是山海關獨有的旅遊體驗。

自1952年以來,在國家和省市的支持下,山海關對長城進行了70多次維護和修繕,但仍有一些斷點,如何將斷點連通,打造一條貫通流暢的長城風景線展示帶呢?

“我們將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將長城的斷點與豁口連綴起來,通過夜晚亮化勾勒出逶迤長城的美麗身姿,並在長城沿線兩側設置旅遊步道、騎行道,讓人們在領略雄偉關城的同時,住在長城腳下,享受休閒度假生活。”趙志勇說,長城風景道將把山海關長城旅遊的“點狀發展”提升爲“帶狀發展”,立體多維全方位釋放長城承載的歷史文化氣息,讓“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同時,山海關區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探索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鎮協同規劃建設、公共服務均衡配置的長城區域發展的新路子和世界遺產地保護利用的新模式,打造一個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旅體驗空間。

數字再現工程是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點內容,爲此,河北省打造了可閱讀長城數字雲平臺,在全國長城沿線省份中率先推出可觀看、可閱讀、可體驗、可感悟、可遊購的長城公共文化線上互動平臺,實現“一部手機遊長城”。

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雲長城河北”,點擊進入後,可以看到首頁、觀長城、讀長城和遊長城四個板塊,該平臺通過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實現VR全景、手繪地圖、數字建模、智能導覽等功能一鍵觸達,實時展示長城重要點段及周邊的文化遺產、自然景觀、非遺民俗、詩詞歌賦及食宿住行等內容。目前,該平臺共歸納收錄了80餘萬字的文字內容、3000餘張圖片資料。

位於秦皇島市海港區板廠峪長城景區,被文物專家譽爲“明代長城活化石”,在這段長城腳下,考古發現的200多座磚窯羣是古長城建設的重要文物。

目前,海港區文物保護單位對發掘出來的磚窯羣做了簡單保護,部分向遊人開放。未來,海港區將結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基於磚窯羣建設板廠峪長城窯址羣博物館,利用AR、VR、人工智能和高科技方式,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區。

那書晨表示,爲持續放大文旅融合發展的輻射和外溢效應,實現文化、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統一,河北建設和提升了金山嶺長城、白羊峪長城、崇禮太舞四季小鎮等一批景區和度假區,培育文化演藝、冰雪溫泉、康養體育、研學旅行等一批新業態產品,並打造了22個文旅融合示範區和系列傳統利用區,彰顯長城文化的持久影響力和強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