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飯留下一錠銀子就走 店小二爲何不攔?

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家平時一定看了不少的古裝劇,在古裝劇中人們付錢一般會使用銀子,不管是官差還是一般民衆,大家彷彿身上帶了很多的銀子。顧客們吃完飯以後就會掏出銀子給老闆這些銀子,但銀子留下就走,店小二怎麼知道客人付的飯錢夠不夠?其實,古代人支付銅錢就能完成絕大多數的日常交易,而有錢人才會使用銀子,因此,電視劇中拿的出銀子的人是絕對不會欺騙店家

我們使用的貨幣都有不同的面額,可是這些銀子卻沒有一定的定額,每個銀子的重量可能都不一樣,那麼老闆、店員是怎麼確定客人付夠了錢呢?其實電視劇中的情節多少有些不合理,因爲中國古代的銀子並沒有那麼多,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非常早,爲了方便貿易,人們發明了許多的貨幣,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貨幣,小老百姓一般使用銅錢,一枚銅錢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一塊錢

古代人平時買東西時候都會使用銅錢,但支付大額度的交易時這些銅錢就不管用了,此時必須要用更加貴重的貨幣來進行交易,官方選擇了使用金子和銀子這兩種金屬,一兩重的銀子大概相當於2千個銅錢,所以銀子的價值非常高,而古代人在餐廳消費不會太高,因此使用銅錢就能完成絕大多數的交易。

銀子本來就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貴金屬,能夠拿出銀子的人必然能夠支付足夠的飯錢,明清時期的一兩銀子相當於2、3千枚銅錢,一般人去外面買東西的時候絕對不會使用這種貴金屬,只有那些非常有錢的人才會使用銀子,電視劇中能掏的出銀子的人絕對不會坑店家,所以店小二纔會表現得如此高興。

古代人的消費並不高,他們一頓飯最多幾十個銅錢,能夠拿出銀子的都是不缺錢的人,店小二看到客人掏出銀子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多加干涉,因爲這錠銀子能吃好幾十頓飯了,餐廳老闆根本不擔心自己會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