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戰役」69週年 馬英九重返激戰地憑弔

今天是「古寧戰役」69週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重返戰場憑弔。(李金生攝)

69年前國共激戰所在的北山斷崖,如今依舊籠罩肅殺氣氛。(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履勘海岸線退縮現況,建議委由專家評估海造陸可行性。(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赴李光將軍廟,向英勇殉國的「軍神」致敬。(李金生攝)

李光前將軍英勇殉國,軍民奉爲「金門守護神」。(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與鄉親開心合影,一起高喊:「金門萬歲!」(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走訪古寧頭戰史館,緬懷戰役史實。(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由立委楊鎮浯陪同至古寧頭萬善祠致敬。(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強調,古寧頭戰役爲海峽兩岸隔海分治69年奠定基礎,而如今兩岸能夠化兵刀爲鋤犁,化戰爭和平,正是一個進步的象徵。(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在北山洋樓民宿,與金門三創青年座談交換意見。(李金生攝)

在古寧頭戰役中一度淪爲共軍指揮所的北山洋樓,如今是當地著名旅遊景點。(李金生攝)

今天是「古寧頭戰役」69週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跨海向殉國的「軍神」李光前將軍致敬,並重返當年國共激戰的北山斷崖,緬懷兩岸從烽火對峙走向和平往來,一段值得大家銘記在心的史實。

這場典型的登陸殲滅戰發生在1949年10月25日,國共激戰3天至27日結束。我方記載,共軍有9000餘人登陸,其中,5175人陣亡、3873人被俘;國軍則有2437人陣亡、3700人受傷。

馬英九指出,這場戰役爲海峽兩岸隔海分治69年奠定基礎,而如今兩岸能夠化兵刀爲鋤犁,化戰爭爲和平,正是一個進步的象徵,期待未來能像3年前他在新加坡跟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達成的共識,由兩岸人民運用智慧,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走在曾經遍佈反登陸地雷的北山紅土斷崖,看着依舊潮起潮落的古寧頭海域,馬英九感慨指出,聽說當年老蔣總統獲悉古寧頭大捷,不禁潸然落淚,因爲他知道臺灣保住了,兩岸隔海分治的格局確立,這也是先總統蔣公保衛臺灣的第1仗。

昔日戰火早已歇息,硝煙不再瀰漫,但依然籠罩肅殺氣氛的北山斷崖,近年卻因對岸抽砂越界作業,導致海岸線急速退縮,面臨另一場攸關生態與環境維護的國土保衛戰

馬英九在立委楊鎮浯、縣議長洪麗萍和國民黨縣黨部主委林芳旋等人陪同下,徒步履勘300餘公尺,沿途瞭解海岸線今昔比較,也看到崖岸不堪海水沖刷大面積崩落的景況

他表示,自己在總統任內就聽取相關的簡報,但當年好像也沒有很具體的因應辦法,未來是否可委由專家評估,研究比照填海造陸的臺北港和太平島,也在北山斷崖一帶海岸線進行填海造陸的可行性,否則海砂一直流失,金門變得愈來愈小,情況真的讓人憂心。

下午3時來到金門,晚間7時即回臺的馬英九,全程不談選舉,但超高人氣仍引來縣長候選人謝宜璋洪志恆趕來相會,金寧鄉長候選人楊忠俊李正騰陳成泉金城鎮長候選人李誠智等人也一路相隨,五顏六色的選舉背心,仍讓他這趟繼「823炮戰紀念日」後的金門行有一些選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