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錦囊/培養領導力 主管必修課

辦公室示意圖。pixabay

領導力(Leadership)一直是現代企業關注的議題,但大多聚焦於主管領導能力不足的問題,鮮少注意到主管具備的領導概念是否正確的隱憂。

領導力不足的問題不大,只要管理制度健全、組織協作緊密,加上高層良好的領導整合力,影響企業就很有限,但主管缺乏正確領導概念的影響就大了,往往會帶給公司人事方面的麻煩,若未予適時妥善處理,恐怕會釀成災難。

通常缺乏正確領導概念的主管會有下列三個特徵:

一、剛愎自用的領導觀念:主管自己有一套自以爲是的領導方式,而且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還會滔滔不絕地將自己的想法強灌於他人。之前曾遇過一位以「賞罰分明」做爲帶人最重要準則的主管,自認個性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故堅持「員工犯錯就應懲罰」,沒有迴旋餘地,幾乎把部屬搞瘋。殊不知賞罰也要有理,畢竟實施對象是「人」,尊重個別差異,保有寬容處理彈性,更爲重要。

二、帶領的部門人事不穩定:部門老是鬧人力不足,經常在找人,流動率偏高,從離職面談中發現,很多離職原因都指向主管不公平、不尊重人、沒有擔當、無能又好與部屬搶功等。再者,同事之間經常口角或吵架,不時發生衝突事件,主管也未予化解,嚴重影響部門日常運作。

三、對公司管理活動配合度低:這類型的主管相當排斥人資部門推動的公司管理活動或新系統的導入,不是批評活動辦法那裡不對、這裡應該怎麼做,就是認定活動只重形式、實質意義不大,浪費他們的時間。故此,在人資人員心中,消極配合已算好,最怕暗中抵制。

爲改善上述問題,企業應將領導力培養計劃納入部門主管或新晉升主管的必修課程。可採取外訓或內訓二種方式,若規模與資源足夠,不妨考慮自建領導力內訓學程,一來可依企業本身的工作文化及管理需求規劃內容,二來有利於學習效率管理及課後效能追蹤。

講師方面,除了遴選外部講師擔綱之外,也可請資深主管分享其領導心得並傳承企業文化。臺積電(2330)就有類似的內訓課程,例如針對新晉管理職設有「新主管訓練計劃(New Manager Program)」,當主管會遇到的問題,課程都有應對作法的訓練,避免新主管立即進入管理深水區。

總之,管理幹部皆應學習領導,雖然不見得就能成爲優秀的主管,但缺乏正確的領導概念則萬萬不能擔任領導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