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防止理專監守自盜 金融數位治理勢在必行

近期頻傳銀行理專監守自盜的消息,這些情況的發生除了因爲理專本身違規外,銀行也缺乏完善的內控制度並確實執行,導致關聯戶交易監控機制無法發揮作用,甚至出現銀行已收到警察機關警示訊息狀態下,調查仍無法發現異常的情況。

以目前的財富管理市場規模而言,根據PWC的報告指出,臺灣屬於高資產客戶(資產超過臺幣3,000萬元)的族羣超過40萬人,估算資產超過25兆元。相信主管機關提出理專十戒重罰,均希望能夠在實務上完全消除此類弊案。然而,若是主管機關過度監管,反而造成銀行的業務萎縮,傷害其長期經營體質,且可能帶來從業人員失業的情況。

因此,防範理專挪用客戶資金,必須從客戶、銀行以及金融監管三個層面來進行全面性的防範。以銀行的層面而言,需透過強化內控機制以及配套的系統,以及降低理專犯罪誘因,以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配套系統方面,我們可結合金融創新的理念,運用在內控等實務上。目前主管機關是相當支持金融創新的。109年9月金管會提出資本市場藍圖架構,接著於12月8日宣佈架構正式啓動,其中將鼓勵金融與多元金融商品之發展,推動數位轉型,例如將推動投信業者參與境內基金集中清算平臺淨額交割),提升境內基金市場作業效率等。

以金融創新而言,目前的新技術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及流程機器人等,可應用在金融界的實務運作。尤其是區塊鏈的應用,最受注目。源自區塊鏈技術不需要可信任的中間人,能夠自動化完成點對點交易,它能夠提供的完整性高、稽覈力強,並且具有完善的監管,運用區塊鏈技術能大幅改善運作效率。

何謂區塊鏈呢?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資訊共享與開放,且具備不可篡改性。它是一套透過演算法和數位簽章加密,且依據電腦智慧合約交易,透過分散節點儲存、驗證、傳輸數據,形成具備公信力、安全且透明的分散式資料庫。這個概念有着幾十年的歷史,更被中本聰先生所運用於比特幣中。比特幣,亦即所有待確認之交易,於新區塊產生後確認並打包,並且讓每個新舊區塊彼此聯結。

雖然多數人對於區塊鏈的概念仍然模糊,但區塊鏈技術研發已經如火如荼地在西方國家進行,且不只運用於數位金融領域。根據國外媒體《Wired》報導,美國證監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已經在2015年12月正式批准Overstock透過區塊鏈技術平臺T0發行網路證券的計劃。此外,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首席科學顧問馬克沃爾波特爵士(Sir Mark Walport)也建議英國政府,可於稅收、福利或簽發護照公共服務採用區塊鏈技術。

因此,以區塊鏈應用在金融創新而言,銀行可以運用區塊鏈在內部託管方面,從理財相關的託管着手,達成根本上的管控。實務上來說,在技術上能從客戶買進金融商品就納入數位管理,資產所有權人的資產轉換爲數位憑證,銀行財管部門的後臺管理一切都在數位體系,且儲存於區塊鏈上以確保真實性,銷售前端的理專人員不能任意更動客戶資產,以改善傳統金融資產託管的盲點

理專犯罪是受到全球零利率影響下的結果,是臺灣金融從業人員必須面臨的挑戰。金融業在艱困的環境下,仍需維持良好的收益,並補起漏洞,維持客戶的信任。除了需要主管機關、客戶、金融業者共同努力外,金融業者運用金融創新技術,可協助金融業者更有效率地爲客戶和主管機關把關,以降低理專弊端事件的產生,營造良好的數位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