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資料科技帶來的問題

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但每種創新都對社會的傳統規範價值提出了挑戰蒸汽機的發明和石化燃料的使用帶來了工業革命,大幅提升人和機器生產力,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氣候變遷勞工權益受損、食品安全等等社會問題,所以纔有工會、環境、氣候和食安的保護機構和團體等的成立。

電腦的發明帶來了資訊時代雲端計算帶來了資料時代,當我們網路上的各種個人資料廠商無聲無息地收集和利用時,資料技術和數位革命正面臨着自己的社會責任問題,因爲利用資料來賺錢的商業模式已經使得它的好處黯然失色。批評者關心的是一個資本主義式的監督網路,該網路利用資料來塑造消費者的行爲並引導消費者的選擇,有時未經同意即轉售或轉利用個人的資料,以使一小撮科技巨頭獲利。

保險公司也利用資料來不公平地排斥某些客戶警政單位利用不成熟的演算法來鎖定老百姓,學校利用有缺陷的程式來預測學生的表現,等等這些都讓未來的資料科技和數位世界充滿非常不公平和不公義的危險。

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已經對資料科技的威脅開始做出迴應,歐盟的《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說明了個人資料保護是一項合法權利,該標準正在被其他國家改編複製。另外由於大量資料的儲存導致人工智慧的普及加拿大和法國等國以及科技公司本身也開始制定控制人工智慧使用的道德框架

不過這些措施都還遠遠不夠,從資訊業內部的吹哨者到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的一系列批評聲音,都在呼籲進行更深遠的改革,以確保資料和數位創新能爲社會帶來真正的價值。谷歌的「不做惡事」(Do no evil)可能會阻止公司很明顯的不道德行爲,但這避免不了基於廣告的商業模式讓公司獲取巨大的利潤,而社會的公平和利益卻得不到甚麼好處。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默(Paul Romer)表示:「在一開始,我對互聯網和數位科技的好處感到非常樂觀,但坦率地說,結果令人非常失望。」「除了維基百科,我認爲互聯網革命沒有任何東西對社會產生積極的正面影響。」

劍橋大學公共政策研究的經濟學家也不相信數位革命已經帶來了許多切實的價值。「如果世界經濟正在朝好的方向發生變化,使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好,那麼我將會少擔心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但是我認爲事實不是如此,數位經濟只爲少數人帶來更好的發展。一般人或許有一些免費的網路服務,但除此之外,很難知道人們的淨收益是什麼。」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罪這些大的科技公司,在目前的資本主義社會,股東的要求之下,賺錢就是經營企業的最高指導原則。在尋找建立更公平的數位經濟的方法時,我們可能還需要研究比逼迫科技公司改進的更大的問題。科技公司只是流氓資本主義缺陷的代罪羔羊,例如社羣網站無法根絕假內容是因爲它們需要吸引用戶石油公司否認氣候變遷是因爲需要大家繼續使用石油,製藥公司隱藏藥的副作用或上癮性也都是因爲利益因素,所以除非大家轉向社會主義思維,以社會公平正義爲最高的指導原則,否則數位革命帶來的可能是社會的更加不平等,但這條公平正義的路是非常漫長的,需要各界的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