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陰霾下,外貿優品在消博會啓動“中國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海口報道
受關稅衝擊的外貿行業,轉投廣袤的中國內需市場,國家多部委主動對接,在消博會啓動全國性外貿優品中國展銷行動。4月13日,外貿優品中國行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正式啓動。
機電產品、紡織服裝、輕工傢俱、醫藥保健、五礦化工、食品土畜等六大全國性進出口商會以及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等五大行業和流通協會,在消博會上聯合發佈倡議,響應“外貿優品中華行”號召,幫助企業拓展渠道、對接品牌,爲企業送政策、送服務。
京東集團也表示將投入2000億元大規模採購出口轉內銷產品,加快構建出口轉內銷自營體系,並予以流量支持。
永輝超市、華潤等商超企業表示將爲外貿企業開通“內銷”直通車,使外貿產品以最快速度上架與消費者見面。永輝超市方面表示,截至4月12日下午4點,已收到超200封郵件,與超100家優質外貿供應鏈企業進入採購洽談。
會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馬增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物流與供應鏈服務企業將與內外貿企業共同攜手推進市場體系重塑,適應內外貿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調整。
在國家多部委、協會、商超與電商平臺的共同努力下,外貿企業的出口困境將有一定程度的紓解。
“我們的企業還是很有信心的。”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長曹德榮表示,我國外貿企業的產品好、品牌好,獲得了國外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也享譽全球市場。因此要利用好外貿內貿兩個市場,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對企業未來發展更好。他同時坦承,外貿企業開拓內貿市場,目前存在一個難點,即外貿產品標籤主要是目的國要求的標籤,可能與國內市場的標籤要求並不一致,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該問題,爲企業解決相關的困難。與此同時,商務部外貿司二巡常暉也指出外貿商品依據外國標準認證生產,與國內標準存在差異,也會存在國內上市難題。
事實上,國家部委已經意識和了解到廣大外貿企業的困難,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楊冬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實施便利化的准入措施,對於按照國外標準生產的、達到我國相關產品標準要求的出口轉內銷產品,爲企業開闢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3C認證)的“綠色通道”。
記者注意到,消博會還在6號館開闢一塊精選展銷區宣傳“外貿優品中華行”,展銷區集中展示了1500餘項受國際貿易環境影響的外貿優品。北京聚智合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氫電混動摩托車以酷炫的外觀吸引了衆多參展商的關注。“由於是無軸的,開起來像是靜止懸浮,加上燈圈效果,像是飛在空中,很酷炫。”該公司董事長安大鵬向記者表示,其生產的摩托車目前主要銷往美國市場,暫時未接到美國客戶的退訂,但爲了未雨綢繆,該公司也藉由消博會開闢內銷渠道,接洽新客商,開拓新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