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1頭份交流道南下出口下班塞爆 苗縣府提初步解方

國1頭份交流道南下出口匝道,在下班尖峰時段都會嚴重塞車。(苗栗縣政府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有許多民衆向苗栗縣長鍾東錦陳情,指國1頭份交流道南下出口匝道,在下班尖峰時段都會嚴重塞車,要等候至少半小時,才能進入平面道路。縣府19日指出,經與高公局初步討論後,將重新配置臺1線中華路北向車道數,增加儲車空間,並搭配優化號誌來緩解交通。

苗栗頭份、竹南地區有許多民衆在新竹縣市工作,頭份交流道爲重要往來道路之一,而交流道南下出口匝道,銜接臺1線(頭份市中華路)、建國路、顯會路、交流道聯絡道(124甲線)的平面五岔路口,因此上、下班時間,常常涌入大量車流,導致五岔路口道路交通壅塞。

不少民衆針對此事,向縣長鍾東錦陳情,鍾東錦得知責成縣府工務處長古明弘,針對壅塞可能原因,與公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研商,並提出初步解決方式。

古明弘表示,經與高公局代表初步討論後,認爲塞車原因是交流道南下匝道口,距離平面五岔路口僅130公尺,儲車空間不足,又受限五岔路口的號誌總週期220秒過長,導致難以容納下班時段龐大車流。

多位縣議員也在議會中建議改善,縣府工務處近日在會同縣警局及高速公路局、公路總局等單位會勘。工務處運輸管理科長杜英嘉表示,短期改善部分,將檢視五岔路口的交通流量及轉向量,並規畫中華路北向自強路口至上公園路段,從現有1個車道增加到2車道,增加儲車空間。

另外,中華路在五岔路口左轉建國路,考量車流僅佔2%,預計採標線局部調整,讓中華路北向可容納最大車容量,未來也將根據路口AI智慧號誌分析優化,再滾動式檢討,找出南下匝道的縣道124甲出口最適當綠燈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