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基金例會擬1月11日登場 持股是否全數出清受矚

國安基金2022年7月13日起進場護臺股,2023年4月13日退場,結束史上最長護盤任務,投入金額新臺幣545.08億元、居史上第3高。 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安基金擬於11日召開2023年第4季例會,會後公佈財報,揭露終止護盤後、截至2023年底的操作績效與退場進度;由於去年11、12月外資回補臺股,推升指數上漲,國安基金是否已藉此機會出清持股,備受關注。

國安基金2022年7月13日起進場護臺股,2023年4月13日退場,結束275天(約181個交易日)史上最長護盤任務,投入金額新臺幣545.08億元、居史上第3高。

國安基金官員今天表示,第4季例會將於1月11日舉行;按往例,會後將公佈財務報表,屆時可瞭解國安基金最新操作績效。

根據國安基金2023年第3季財報,截至去年9月底,國安基金淨收益約61.82億元、收益率約19.63%。

同時,截至去年9月底,國安基金尚持有股票市值259.8億元,扣除持股成本230.09億元,未實現資本利得29.7億元;換算下來,截至9月底已經處分近6成持股。

對照國安基金截至去年6月底已出脫近4成持股,顯示第3季並未大量處分臺股,推測原因是臺股去年7月至9月受國際局勢風吹草動影響,外資匯出,國安基金「賣紅不賣黑」,也就是股市上漲時賣股,但下跌時不賣。

不過,臺股去年最後2個月在新臺幣升值及外資重新回補臺股約4000億元帶動下,指數上揚,國安基金是否已藉此機會出清持股,成爲市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