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車國造有成 本土維修物料採購揚升

臺灣高鐵在2007年通車營運起即推動本土化,自2017年舉辦「臺灣軌道工業本土化商機說明會」後,更加速推動「維修能力自主化」以及「維修物料在地化」的腳步,訂定維修物料五年佔比倍增計劃,由2018年的15%目標提升至2022年達30%。目前共與國內131家廠商,成功開發出1,285件高鐵維修物料,有助於提升國內軌道本土化技術能力。

在發展維修物料本土化之外,臺灣高鐵推動維修能力自主化也頗具成效,繼去年與中鋼合作「電車線維修工程車」,大幅提升維修效率,今年5月完成與工研院合作「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開發,12月與臺車公司合作的「柴液型調度機關車」也正式交車,再次寫下「國車國造」里程碑,進一步提升高鐵營運安全。

臺灣高鐵表示,本次交付三臺新機關車,搭載臺車公司自行開發「列車控制與監測系統」(TCMS),可連結控制高鐵700T列車,平時有效提升廠內列車調度及維修效率;遇緊急應變需進行正線上列車救援時,更可將三臺機關車連結後產生更強大的動力,一舉拖曳重達520噸的高鐵700T列車返回維修基地,突破全線地形限制,加速搶修及復舊的完成。

臺灣高鐵預計今年底本土維修物料採購佔比將達36.2%,本土採購金額約5.4億元。臺灣高鐵強調,維修物料向國產廠商採購,不僅將降低營運成本,料件交期時間相較原廠也更爲快速,對於商源掌握度更高,同時,合作廠商也可藉由實際運用經驗,證明其品質可靠,有機會跨足國際軌道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因應政府推動軌道工業本土化、技術在地化目標,高鐵成立「系統研發處」,負責擬定「核心系統研發」與「設施技術改善」中長期策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