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基金疫後收傘中小企業吃不消 藍委籲展延或分期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國家政策基金會提供)

疫情衝擊中小企業生計,長達3年更讓許多產業吃不消,業者反映之前參與國發基金的「紓困投資方案」,已屆還款期限,卻要面對國發基金一次性贖回,讓他們感到困難,好不容易準備復甦卻馬上面臨資金瓶頸。國民黨立委吳怡玎認爲國發基金應基於培育更多產業的宗旨,給予中小企業適當的喘息期,讓他們能延長還款或是分期還款。

國家政策基金會今天舉行「疫後振興難爲中小」座談會。羣悅科技公司執行長劉子莊表示,他們在疫情期間沒有減薪、沒有裁員也沒有給員工無薪假,好不容易撐過疫情,雖然感謝國發基金特別股的支持,但是疫情比預期長,3年了纔開始要擺脫疫情影響,結果馬上面臨國發基金要一次性贖回的通知。

劉子莊擔心公司好不容易熬過疫情,正準備要讓公司進行行銷發展站穩疫情復甦,卻突然少了很大的現金流,會影響到公司發展,他希望能否展延或是分期,對業者來說會有更好的發展,也不會影響到員工。

布爾喬亞公關顧問公司執行長鄧耀中也表示,疫情第三年纔是讓中小企業受損最嚴重的,員工染疫增添不確定性,加上各種通膨、國門封鎖以及決策遲緩等問題,衝擊商業運作。他希望政府在產業復甦期可以讓資金運用困難的公司提供營業稅緩繳、勞健退緩繳等,至於部分對於繳納這些費用沒壓力的公司,也可以獎勵鼓勵他們繳納。鄧耀中認爲政府不應只是補助,對於一些疫情期間還能持續徵人、沒減薪的公司也給予獎勵。

吳怡玎認爲,能挺過疫情的中小企業,某種程度能算成功模式,政府應該更保護他們,國發基金應該要發展更多企業,而不是專注一種產業甚至一間公司,以疫情紓困貸款年限訂成5年爲例,國際許多投資新創也都是預留5年的喘息期,因此國發基金從原定2年期限,延長至5年,或是讓他們分期付款也不過份。

國政基金會產創中心召集人簡榮宗表示,雖然國發基金有契約的白紙黑字寫兩年期滿要回購,法律上站得住腳大家都能理解,但當初會估兩年,是因爲一開始大家以爲疫情才一年,現在疫情拖成三年,人家才準備要開始準備復甦就要人家吐出一兩千萬,許多好不容易撐過疫情的中小企業,反而在復甦階段要倒閉,國發基金應該去檢討是不是該現在就執行一次性還款。

簡榮宗也質疑,國發基金此舉等於是要當初參與紓困投資方案的企業,去申請新貸款來還錢,逼業者「借新還舊」,與其如此,不如用從臺積電收到的股利,延緩這些業者還款期限,或是運用超徵稅額減免一些微型企業營所稅,提高微型產業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