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參謀組織型塑中日戰爭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本報資料照片)

戰爭、制度與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國府高層參謀機構一是負責國防計劃的參謀本部,一是負責軍令的軍委會,兩機構合組有如日德參謀本部。盧溝橋事變起,蔣中正向前線發出很多電報指示機宜,他對中央軍事機構發出的第一則命令,就是經軍委會辦公廳主任徐永昌轉給參謀總長程潛,其後諸多透過參謀本部的部署指令,即是運用參謀組織應付外來威脅。梳理國府高層參謀組織(參謀本部、軍委會和後來改組的軍委會第一部)在中日戰爭之初的主要作用,概有四點。

第一,協助蔣中正的指揮。參謀總長程潛等高層參謀經過討論規劃,提供蔣中正有關調動軍隊的諸多建議。軍政部長何應欽召集軍方高層每日開會,出席者除軍政部高級人員,還有參謀本部的參謀總長程潛、次長熊斌、廳長龔浩與徐祖詒、處長尹呈輔、科長羅澤闓、軍委會辦公廳主任徐永昌與副主任劉光等人,共同討論敵情、戰略、動員、彈藥、後勤、防禦工事、部署細節等諸多事宜。蔣中正固然爲親力親爲的最高統帥,背後參謀羣在其大方向指示下,協助籌劃全盤戰局,作出細部規劃與部署,並付諸實踐。戰事轉烈之際,參謀羣分赴前線主持或參劃軍事。程潛後來出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指導華北全盤戰局;參謀本部主管作戰的第一廳成員支援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投入中日間第一場大會戰淞滬會戰;參謀本部廳長徐祖詒後來成爲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參謀長,獲高度評價,爲臺兒莊勝利之功臣。

第二,擴大軍事核心,統合軍令權。開戰半年間,軍委會一度改組爲大本營,未幾改回軍委會並予擴充,組織與人事基礎奠基於戰前的發展。軍委會參謀總長以參謀本部參謀總長程潛出任,副參謀總長爲桂系要角白崇禧,第一部系主要作戰機構,部長爲桂系黃紹竑。參謀本部仍然存在,主要人員進入軍委會第一部工作,如第一廳廳長龔浩轉任第一部作戰組組長,第二廳廳長徐祖詒轉任情報組組長。國府主要軍係爲中央軍、西北軍、晉綏軍、桂軍,西北軍領袖馮玉祥、晉綏軍領袖閻錫山已於戰前納入中央,任軍委會副委員長,此際納入桂軍要人,可以避免載灃、袁世凱縮小軍事核心之弊害,統合地方主要軍系。

第三,指引開戰過程。蔣中正戰時的軍事部署,建基於戰前參謀本部國防作戰計劃。戰前計劃預定在開戰之初,華北宋哲元部就地抵抗,在河南的中央軍劉峙集團開進華北增援,佔領陣地,示以決心,以戰逼和。如若戰事擴大,則主動進攻,與日軍決戰、會戰;如若戰況不利,便改採持久戰,節節固守,逐步消耗敵人。或謂盧溝橋事件以來,蔣中正臨機應變,初始欲以進爲退,局部解決,平津失陷以後纔開始全面備戰。若依戰前計劃脈絡來看,蔣在七七之始便開始派兵北上,部署軍隊,準備全面戰爭。他的部署變中有常,其對日和戰考量、予地方軍系壓力,與部隊推進並行不悖,有戰前計劃的基礎,並非臨機應變。上海方面,戰前國防計劃規劃戰端一啓,全力撲滅在上海之敵軍,沿江海阻止敵之上陸,如若戰況不利,便逐步後退,堅守預設陣地,拱衛首都南京。實際上,蔣亦如戰前計劃,主動進攻上海日軍。學界爭論的軸線移轉說,認爲國軍主動挑起淞滬大戰,使日軍作戰線由北向南轉爲由東向西;實際上在淞滬開戰前,大多部隊皆依戰前作戰計劃往華北集結,主戰場在華北,淞滬的主動攻擊系攻勢防禦的一環,戰事愈趨緊張時,方纔逐步轉移原定赴華北的部隊到上海。隨着華北戰事崩潰而淞滬戰況吃緊,蔣決定引敵南下,將主戰場從華北轉到上海,至是方脫離戰前國防作戰計劃的規劃,淞滬成爲全國戰爭核心。

第四,左右戰爭走向。過去常認爲國軍對日採「空間換取時間」,不爭一城一地得失。實際上戰前計劃系國軍推進至第一線強力抵抗,爭取重要城市或防線,非輕微抵抗後撤至後方。中日開戰後一直到日美開戰前,國軍持續按此攻勢防禦戰法,對戰爭全局有深遠影響。從中國脈絡言之,其正面效果至少有四:(一)攻勢防禦,往往藉投入中央軍帶動地方軍系,促使紛雜的中國軍隊得以凝聚抗敵。(二)藉地區性決戰,延燒戰火於大城市,擴大宣傳,激起中國民族主義,俾政府動員人力物力。(三)使國際看到中國政府對這場戰爭的執着,促成國際同情與支援。(四)日軍爲擊退國軍,不斷擴大戰面,無法安穩佔領奪取的地域,消耗戰爭資源,迫其不得不向東南亞發展,爲太平洋戰爭爆發的遠因之一。負面結果,也至少有四:(一)大幅消耗國軍戰力,影響政府的國家治理與對外談判籌碼。(二)部分會戰由中央軍打頭陣,或成爲日軍主要目標,軍力消耗加劇,中央與地方力量消長,導致居首的桂系在戰後得以與中央分庭抗禮。(三)國軍主動攻擊優勢日軍力不從心,統帥部的規劃與基層部隊能力形成落差,陽奉陰違、假戰報大行其道,中央對全國部隊或戰局的掌握能力未能提升(甚或下降),對戰後國共內戰軍事行動有致命性影響。(四)爲整補殘破國軍,嚴重消耗國家資源,加劇對民間的攫取,形成反政府言論與行動的溫牀。當然,上述正負面結果,不是攻勢防禦單一原因促成,但戰略戰術引領戰爭全局,其作用應不容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