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Meta股價飆漲過後 下一支AI沖天炮看這裡

許多人心中都在尋找下一支可能會暴漲的股票,答案可能讓人意外,也許也會不感意外,因爲可能是超微(AMD)。

事實上超微對第一季的謙虛財測,讓許多人相信,在超微牛市的背後,該公司是有着長期成長的潛力。此外該公司還計劃在2024年在「Instinct」品牌下的資料中心GPU,實現35億美元的營收,這是對該公司股票價值預測的核心根據。

AI晶片市場目前由輝達(Nvidia)牢牢控制,超微在競爭中面臨一些障礙,尤其是在軟體領域。儘管如此,超微仍可能成爲強勁的競爭對手,特別是對雲端運算客戶而言。事實上該公司已經靠着Instinct GPU,成功贏得輝達的客戶,其中包括微軟、甲骨文和Meta。

超微執行長蘇姿豐預計,隨着公司在去年底推出新一代AI處理器,AI晶片市場到2027年將增加到4000億美元。如果超微能成功實現5%成長率,公司可以在3年內額外獲得200億美元的營收,這足以抵銷公司其它多樣化投資組合中的潛在損失。

2024年2月6日,超微公佈了Embedded+架構,該架構將超微Ryzen 嵌入式處理器與Versal自適應SoC相結合,而且無需增加任何硬體,希望能加快邊緣AI應用進入市場的時間。

關於超微股價預測方面,超微股價在2023年上漲了140%,表現高過費半指數將近90%。公司也設定目標,希望今年在AI半導體市場市佔率達到15%至25%。爲了迴應此前晶片短缺的疑問,公司宣稱,今年將有20億美元的晶片供應,而且需求會更多。如果超微能實現該目標,它與輝達之間的差距可能會縮小。

超微在去年第四季營收爲62億美元,全年營收達到227億美元。儘管對某些投資者來說,超微對今年營收預測似乎有些過於樂觀,但目前對AI晶片需求正在上升,如果超微能滿足這些需求,就應該能獲得鉅額收益,並佔領巨大市場份額。

儘管人們對於AI存在的泡沫仍有擔憂,但市場持續成長,Meta已經獲得好處,輝達同樣取得豐收,而超微可能會是下一個受益者,也許會成爲下一個股票暴漲的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