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呵護自然 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餘璐)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呵護自然人人有責”。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2900多種,佔全球種類總數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3.6萬餘種,居全球第三。

記者從國家林業草原局瞭解到,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棲息地保護修復,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類型、65%的高等植物羣落和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羣,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朱�q。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大熊貓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極度瀕危的海南長臂猿,從低谷時的7至9只增長到了33只,第五個家族羣正在形成;朱�q從發現時的7只,恢復到5000餘隻;藏羚羊從幾萬只恢復到目前的30多萬隻;白頭葉猴從八十年代的300餘隻恢復到1300多隻;白鶴由210只增加到4500餘隻......

野生植物保護工作有序推進。通過擴繁和遷地保護,已向野外迴歸了206種瀕危植物,其中112種爲中國特有種;建立了約200處植物園,系統地收集保存了蘭科植物、蘇鐵木蘭等瀕危植物種質資源;普陀鵝耳櫪、華蓋木、峨眉含笑等一些極小種羣野生植物,初步擺脫了滅絕風險;開展了第二次野生動物和植物資源調查,以及蘭科植物專項調查,全面準確摸清資源底數......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行動背後,展現的是我國開展珍稀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羣野生植物保護的豐碩成果。經過60多年的努力,我國許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羣穩中有升,生存狀況不斷改善。

湖北神龍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湖北省神龍架林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同時,我國加快推進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已建成國家公園試點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海洋公園地質公園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1.18萬處,佔國土陸域面積的18%,海域面積的4.1%。”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溼地保護修復工程等,全面保護修復生態系統,改善擴大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種羣得到了休養生息。特別是加快實施溼地網絡建設,溼地保護率超過50%,64處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有效保護了生物多樣性。

“此外,我國不斷加強執法監管,建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開展了‘綠劍’‘網劍’‘清風’‘崑崙’‘國門’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行爲。強化對野外採集、人工繁育、科學研究、展演展示、經營利用、運輸寄遞和進出口野生動植物活動的監督檢查,組織志願者開展‘護飛行動’,有力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該負責人說。

生物多樣性構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血脈根基。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系統部署。在今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人們將再次把目光聚集到中國。

在5月21日舉行的2021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場宣傳活動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生物多樣性喪失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政府、企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共同呵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中國作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東道國候任主席國,將認真履行責任義務,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黃潤秋說。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共同守護地球家園。中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從加快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步伐到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從建立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到實施林業重大生態修復和保護工程,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公衆參與度不斷提高,一個萬物和諧的美麗中國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