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界最大盛事!唐獎第三屆得獎人公佈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際級大獎的唐獎邁入第三屆,爲期一週的唐獎周活動於6/18-6/21盛大展開,總計來自世界各國及臺灣專家學者上萬人共襄盛舉。「唐獎」名稱其來有自,唐朝開創了最璀璨的盛世,融合東西方文化多元價值,及包容差異的寬宏特性,最能代表這個獎的意涵,因此取名爲「唐獎」,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4個獎項,皆是21世紀人類當前最重要的議題。爲表彰對社會的貢獻,唐獎得主獲頒新臺幣4,000萬元獎金及1,000萬元研究補助費、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打造的9999純金獎章(價值達25萬元)及證書一份。

基金會日前特別邀請國際諮議委員訪臺,包括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野依良治、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謝克曼(Randy W. Schekman)等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爲唐獎周活動暖身。野依良治表示,唐獎以東方文化出發,透過獎項的選擇及頒發,向全世界傳達21世紀當前重要的觀點和價值。

兩學者關注氣候變遷,獲頒永續發展獎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哥達太空研究所所長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博士及宗座科學院理事會會員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教授,共同榮獲2018年唐獎永續發展獎,表彰其在氣候變遷及地球環境永續性衝擊議題上,開創性的傑出硏究。

國際知名的全球暖化硏究專家漢森博士,在永續性的幾個領域都是開創者,1970年代,他是首先探討分析水汽、雲量及地表反射度回饋等的交互作用改變時,對全球溫度會造成何種影響,並做了定量的解釋。同時他也指出溫室效應氣體氣候系統的影響,不僅是在現有的排放量,其累積的排放量,更是有深遠影響。1988年,時任NASA哥達太空研究所所長的他,在電視轉播的美國國會公開聽證會上宣告「全球暖化已經發生了」。漢森博士在美國國會的證詞,成爲讓世人更加了解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第3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之一詹姆士•漢森。(圖/唐獎基金會提供)

拉馬納森出生於印度馬德拉斯(現爲清奈),是宗座科學院理事會會員、現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他是第一個提出氟氯碳化合物(CFC)也屬於溫室氣體的學者,1975年,他就指出滷碳化合物,尤其是用在冷凍及製造的CFC,具有溫室效應的特性,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1987年國際間所簽訂的蒙特婁議定書,限制了CFC的使用,不僅保護了臭氧層,同時也使氣候系統受益,其效益遠大於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所能達成的效益。

▲第3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之一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圖/唐獎基金會提供)

標靶治療先驅!美三位學者獲生技醫藥獎

2018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由東尼杭特(Tony Hunter)博士、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博士及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博士,三位美國知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其發現蛋白質酪胺酸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爲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牀上的成功應用。

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生物學教授杭特博士,出生於英國,是首位發現酪胺酸可以被磷酸化的科學家,因其發現致癌基因Src是一個酪胺酸激酶(TK),此開拓性的發現使他成爲整個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研究領域的鼻祖。TKI是標靶治療之原型,對於癌症治療貢獻卓越。

▲唐獎第三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東尼•杭特(Tony Hunter)

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奈特癌症研究所所長德魯克爾博士,成功將imatinib(商品名:基利克Gleevec®)有效運用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把原本必須進行骨髓移植的疾病,變成每天吞口服藥就有機會能治好的疾病。Gleevec的出現使患者存活率從50%提高至90%,被譽爲二十一世紀最成功的癌症標靶治療藥物,並於2006年列爲臺灣健保給付藥物。

▲唐獎第三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Druker)。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前任校長曼德森博士和戈登•佐藤(Gordon Sato)還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時候,決定採取另一種策略,或許用抗體去阻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會是治療癌症有效的方法。EGFR是受體酪胺酸激酶的原型,位於細胞表面,是驅動細胞生長的主要引擎。在很多種癌症中都發現它過量或是因突變而致癌,如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卵巢癌、膀胱癌、頭頸癌及食道癌等。曼德森與團隊進行臨牀前研究,進而開發抗EGFR的抗體cetuximab(商品名:爾必得舒Erbitux)。他不遺於力推動臨牀試驗,最終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覈准用於大腸癌與頭頸癌的治療。

▲唐獎第三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 。

跨界研究成果斐然!美日學者獲頒漢學獎

2018年唐獎漢學獎,由美國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和日本斯波義信(Yoshinobu Shiba)兩位教授共同獲得。

宇文教授曾執教耶魯大學,自1982年起任教於哈佛大學東亞系與比較文學系,他系統性地彙整中國長達3,000年的文學選集教科書,創立「中華經典文庫」(Library of Chinese Humanities)譯着系列,免費開放網路閱讀,擴大並加深中華人文典籍對世界的影響。他率先將唐詩做系統性的研究、翻譯及編輯,出版《初唐詩》、《盛唐詩》、《晚唐詩》等專着30餘種。

日本漢學家斯波教授是國際著名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家,執教於東京大學,1968年出版《宋代商業史研究》,他運用大量官方、私人文書、地方誌,又從交通、全國市場、城市和市鎮、商業組織、國家與商業關係等課題,將過去分散的既有研究聚合爲一,予以系統性的整體分析,刻劃出宋代經濟史的全貌。此書甫一出版,不僅日本學界高度評價,1970年旋由Mark Elvin譯成英文,享譽國際漢學界

▲第三屆唐獎漢學獎得主。

知名法律哲學家約瑟夫.拉茲 獲唐獎法治獎

2018年唐獎法治獎,由國際知名法律哲學家、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理學湯瑪士M.麥塞歐西講座教授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所榮獲,以表彰他對法治具開創性之貢獻,並肯認他深化吾人對於法律本質、法律推理、以及法律、道德與自由相互關係之理解。

拉茲教授出生於巴勒斯坦託管地 (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領土),專長領域爲法律、道德與政治哲學,曾任教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長達近四十二年之久,現執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是當代法律哲學家之翹楚、知識界一代巨擘,其不論在道德哲學或政治理論領域,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知名法律哲學家約瑟夫.拉茲 獲唐獎法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