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欄-印巴關係 板球外交加分

臺灣較爲不熟悉的板球運動,目前正在印度孟加拉及斯里蘭卡進行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比賽(見左圖法新社)。其中,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在星期三(三月三十日)於印度旁遮普省莫哈理(Mohali)的準決賽碰頭,贏者進入決賽爭取本屆冠軍。對於印巴這些南亞國家而言,板球是無可取代的國家運動,能否打入世界盃決賽及坐擁冠軍盃,往往牽動着包括印巴人民在內的十幾億球迷情緒

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於二十五日突然分別致函邀請巴基斯坦總統札達裡(Asif Ali Zardari)與總理季蘭尼(Yousuf Raza Gilani)訪印一起觀賞印巴板球大戰,使得這場比賽更具話題性。由於巴基斯坦總理季蘭尼已宣佈接受邀請,屆時兩國領導人場邊互動也將成爲球場鎂光燈的另一個焦點

媒體將印度此舉稱爲「板球外交」,其會帶來何種效應也相當受到關注。事實上,這並不是印巴兩國之間首次進行「板球外交」:巴基斯坦總統齊亞(Zia-ul-Haq)在一九八七年應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邀請赴印度齋普爾觀看印巴板球比賽,爲印巴「板球外交」的首例現任印度總理辛格則在二○○五年邀請當時的穆夏拉夫(Pervez Musharraf)總統到新德里觀看印巴板球賽。這兩次的「板球外交」都被認爲有助改善當時的印巴關係

比較有意思的問題是,印度爲何要選在此刻推動「板球外交」?西方一位外交官私下評論時,半開玩笑地跟筆者表示,因爲印度認爲他們將會在比賽中取勝(印度與巴基斯坦過去在世界盃交手過四次都取得勝利),所以纔會信心滿滿地邀請巴基斯坦領導人來印度觀賽

「板球外交」的動機當然不會如此單純。事實上,印巴媒體及評論員對於印度再度推動「板球外交」,大多給予正面評價。印巴兩國關係因爲二○○八年孟買恐怖攻擊事件而陷入低潮,兩國外交部次長上個月於不丹碰面時,才同意恢復中斷和平對話。這個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於印度舉行兩國內政部次長層級會談,則是開始重啓全面性對話的第一步。印度總理的觀賽邀請,被認爲是進一步向巴基斯坦釋出善意;而巴基斯坦同意應邀,也顯示其願意與印度共同改善關係。故「板球外交」被認爲有助進一步緩和及穩定印巴兩國關係。

但也有批評者認爲,這樣的會晤只是徒具表面,並沒有實質的意義。在過去兩年內,兩國總理就已經在埃及與不丹等第三國舉行過會議。換言之,兩國領導人其實並不乏會晤機會,是否有具體談判內容和立場纔是改善關係的關鍵。故批評者認爲,不必對「板球外交」寄望過深,因爲不可能單靠板球賽的熱情就能降低兩國之間根深柢固的不信任敵意,更何況以往的「板球外交」也沒有對兩國關係帶來長期性本質上的改變。

平心而論,要藉由一兩次的「板球外交」就改善印巴兩國關係,當然是過度樂觀。但「板球外交」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個平臺,藉以承載及反映雙方的善意,進而營造更友善的環境和氣氛以利後續的談判。特別是對於印巴這種長期對立的國家而言,任何善意舉動,不論其多麼表面或抽象,都值得予以珍惜。

再者,運動比賽本身就是一種良性競爭的示範。當印巴兩國領導人並肩觀看所支持的隊伍在場中競技時,或許也可以從其中悟出些良性互動的精神。

作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博士,目前旅居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