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雙信保出動 企業買綠電有解

同時,經濟部正研議企業綠電信保新機制,由公股金融機構承保,綠電企業買主繳保費,解決CPPA機制綠電採購中斷空窗期疑慮,讓銀行、開發商及企業買家三方獲相互保證,使綠電交易更活絡,企業不用擔心綠電全被臺積電買走。

據風電業者表示,國際信評機構只給臺積電信用評等較高,但認爲其他半導體或面板廠商都信用評等不足。開發商因此呼籲政府出面,由國家採信用保證機制提高買家信評,甚至由國公營事業出面購買綠電,提高財務融資可行性。

針對開發商呼籲,政府聽到了!據瞭解,國發會已修改國家融資保證機制方案,增加一營業項目,擔保企業去購買綠電。知情官員說,未來企業一旦倒閉無法保證採購綠電20年,有了信用保證加強機制,銀行會賠一些,融資保證機制也會賠給銀行。官員進一步解釋,未來日月光或聯電等企業買綠電時,可先付費向銀行購買擔保函,交給開發商取得融資,只要付擔銀行就會開具擔保函給企業增加信評強度,有利開發商和需求綠電買主簽署CPPA並取得融資。

此外,考量企業信評不足,可能採購綠電撐不了20年,政府正在研議一項新的保險機制解決採購空窗期問題。官員說,銀行擔心綠電企業買家難以持續採購20年,中途需要找新的綠電買主接替,在國外換手的空窗期約1~2年,銀行因擔心開發商收不到電費不願意融資。

針對採購中斷空窗期,知情人士透露,經濟部擬邀財政部合作,指定一家公股金融機構提供類似信保的綠電保險機制,由需求綠電企業買家負擔保費,銀行形同取得信用擔保般,一旦買家中途換手,由保費支付空窗期電費給開發商。

另經濟部將設計臺電可接手中斷期間綠電,用低於平均售電的便宜價格不能虧損,非躉購概念,但不強制,臺電可自用降碳排,或轉給綠電交易平臺再出售。

知情官員說,未來企業可以團購綠電或不同廠商分段接力購買,萬一中間沒接力順暢,就用保險機制因應空窗期,如此可讓綠電交易更活絡,也讓更多企業買得到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