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風波-4大焦慮症可嘆!

最近由於臺灣退役將領組團參加北京所舉辦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這原本並不起眼的活動,卻因爲共軍將領的一句閒話媒體的渲染,成爲兩岸注目焦點。結果在兩岸當事人都否認的情況下,反而是在馬總統要求「相關單位對此事件繼續查證」的同時,就先以朝野聯手方式,對當事人未審先判,不斷非難,這種作法完全不是學法知法、也自認守法馬英九該做的事。何以馬在此「事件」中,表現的如此失態呢?

其實,把此「事件」擺在一個正常的情況下來看,大體可以有幾種可能性:第一是此「事件」,可能從頭到尾只是解放軍退役少將的大嘴風波,對比此一放話者,他的「放炮」本來就有先例,他對媒體的閒聊,有可能附加上自己強烈的主觀看法,果真如此,中共只要一個人在媒體上放一句話,就可以讓臺灣上下亂成一團,未來北京也可以「反間計」得逞。

反共教育 禁不起考驗

第二是此「事件」可能爲真,即退將在酒酣耳熱之際,脫口而出的真心話,若爲真,他的說法至多代表個人看法,代表以往的反共教育失敗,該檢討的是以往僵化、片面、經不起考驗的反共教育的內容,才讓一位歷經考驗的將軍,面對敵人時,心防崩潰。

第三是「事件」雖然爲真,有可能是國軍將領對解放軍的反統戰,過去「江八點」不是說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嗎?如果兩岸都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軍隊,臺灣不就不受共軍威脅了嗎,這不比「撤彈」的假議題高明得多;所以「今後不分國軍共軍」,正是提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替臺灣政府找一個測試中共和平誠意的機會,這也代表了「上兵伐謀」的最高策略,除了爲兩岸追求和平之外,何罪之有。

總之,此「事件」本身不具新聞價值,而馬政府之所以借題發揮,其實是暴露了馬的焦慮,並已使之方寸大亂。這些症狀有,「選舉焦慮症」:衆所周知,馬的選情並不順利,所以馬有焦慮,因而,馬在此次對「退將事件」的處理,似乎給人急速切割,以免又受在野黨扣他「親中」的帽子,影響其選情。

愛臺焦慮症」:馬總統十分在乎自己的「外省原罪」,因此處處要表現出「愛臺」,以至於對「退將事件」的處理,似乎忘記自己曾在年初才說過不稱對方爲「中國」的話,准此,退將說了「中國軍隊」的話,中國當然是中華民國,是否馬總統到了選舉就認爲講中華民國也不「愛臺」。

軍事互信 國軍陷困境

軍事互信機制焦慮症」:馬的震怒,可能認爲這次「退將事件」,代表中華民國軍人敵情觀念淡化。兩岸一旦簽署「軍事互信」可能使原本只知反共,不知保「國」的國軍,頓失存在的意義,而此一困境,在「退將事件」中提早暴露,令馬焦慮不己。

「親美焦慮症」:馬對此事件的心態背後,是在處理美國霸權主義的壓力,依《中國時報報導,美方還希望搞清楚國軍退將前往大陸是否受到政府授權,是否打算繞過白宮,與對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爲了使美國不要誤解,希望美國相信他不會背叛美國利益。所以馬就必須一而再的講話、開會、震怒、切割,直到美國相信爲止。

身爲中華民國的總統者應是區域和平的推動者守護者,對任何推動和平的人給予支持和鼓勵,馬總統有必要提高自己的視野,展現中華民國總統的胸襟,才能帶領檯灣人民看到不一樣的臺海格局,超脫「臺獨」的狹隘,建立臺灣百年和平基業,這纔是真正「愛臺」正道。馬總統應秉此原則處理「退將事件」,才能令人信服,令人刮目相看,否則縱使連任又有何益。(作者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