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聯合作戰 三軍聯不起來

拜讀胡瑞舟將軍五月七日在民意論壇「顧立雄艱險的國防之路」一文,筆者對於其中所提國軍的聯合作戰問題,也想藉貴報的版面給顧立雄部長提供建言。

臺灣的國防,一直側重於購買高價的武器,而疏於聯合作戰的實務鑽研;換言之,國軍在聯合作戰方面.長期存在的缺點,是理論上有聯合作戰能力,實務上卻沒有。

盱衡古今中外戰史可知,任何戰爭最終還是要靠陸戰決勝負,故就國軍地面防衛作戰而言,首先亟需可靠的空中密支火力,唯空軍沒有美製A10型戰機,該機在第一次波灣戰爭時曾重創伊軍裝甲部隊,並被命中三百餘個彈孔仍能安返基地。反觀國軍現役的各型戰機飛行時速不能低於三百浬,如何在犬牙交錯的敵我地面作戰中提供低空、低速的密支火力?

其次,地面部隊亦需要海軍艦上五吋砲的火力支援,唯諾克斯級軍艦在東部海域反潛且屆齡將汰除,而紀德級軍艦太大無法靠近淺灘火力支援,其餘的軍艦隻有76快砲根本派不上用場。故就戰具的實務運作而言,三軍部隊作戰聯不起來。

至於聯合作戰的軟體方面,直接翻譯美軍的準則來套用、未培養熟諳三軍特性的複合性人才、未制訂整合三軍聯合作戰的野戰戰略,以及未能創建「三軍作戰共同圖像」系統等等,皆是亟需改正的要務。殷切期盼顧部長主掌兵符後,積極督促所屬跳脫以往窠臼,帶來國防軍事新的轉型風貌,進而維繫臺海爾後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