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恐因碳價落差短收千億 英能源業示警

英國能源產業公會「英國能源」(Energy UK)一份報告今天指出,英國碳排交易體系的碳價今年滑落速度快於歐盟,恐使英國財政年損30億英鎊(約新臺幣1181億)收入。(示意圖/shutterstock)

英國能源產業公會「英國能源」(Energy UK)一份報告今天指出,英國碳排交易體系的碳價今年滑落速度快於歐盟,恐使英國財政年損30億英鎊(約新臺幣1181億)收入。

路透社報導,英國的碳排交易體系(ETS)於2021年上路,用以代替原本在歐盟時所須遵循的類似機制。碳排交易體系要求製造業、電力公司、航空公司等須購買碳排許可,以有助英國達成氣候目標。

英國碳價到今年4月時都還緊跟甚至略高於歐盟,但在宣佈相關調整措施並釋出更多碳排許可配額後,英國碳價下跌逾40%,反觀歐盟的碳價僅下滑約18%。

根據「英國能源」發佈的這份報告,碳價下跌導致今年收得經費較去年短少10億英鎊(約新臺幣394億)。若不止跌,英國財政部每年恐要短收30億英鎊。

英國碳排交易體系規定,相關業界須購買政府發放的碳排配額,相關配額幾乎每週會透過拍賣方式售出,收入歸英國財政部。

英國業界這份報告所強調一個潛在隱憂,是歐洲將於 2026年開徵碳關稅。若英國和歐盟之間的碳價存有顯著價差,所有適用碳關稅的英國產業都會受衝擊。

歐洲的碳關稅將對包含鋼、鋁、水泥等高碳排進口貨品加徵費用,除非出口方也有對等的碳定價政策。「英國能源」呼籲政府應努力讓英、歐間的碳排交易體系連結,確保英國產業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