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反獨卻立場搖擺 重奪政權已失先機

吳敦義接任國民黨黨魁後,新政綱雖反臺獨,對整體中心思想與方向卻沒有明確主張立場顯得搖擺含混。(圖/記者一中攝)

文/畢殿龍

吳敦義接任國民黨新黨魁之後,出來的新政綱儘管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一中」卻夾帶「各表」的「私貨」;明確反臺獨立場,卻又不敢提出促統終極統一的主張。這種立場含混、搖擺、極力民進黨趨同的政綱,真的會帶領國民黨奪回政權嗎?吳敦義提出的新政綱,看似要取得黨內外最大的公約數,其實不過是缺少「黨魂」和最終方向的,僅僅爲了快速奪回政權的權宜之計。新黨已經明確要和國民黨要分道揚鑣,國民黨黨內部「挺柱」派中堅定的深藍,也對新政綱沒有納入和平協議大感失望。臺灣南部孫文學校分部的成立,將凝聚這種不滿,成爲對這一政綱最具體的反動。吳敦義和他的班底具體的理念無從得知,新政綱具體的目標顯然是要拿回政權。但縱觀臺灣政治和政黨生態、兩岸的實際,這樣的政綱因爲缺少明確的方向感,就缺少最堅強的凝聚力。短期內也許可以幫助自己選得好一些,未必能夠達成全面拿回政權的目標,長期看對國民黨利用在野期間的凝聚和積蓄能量更無幫助甚至有害。這是因爲:其一,比本土化,國民黨再怎麼努力都難以比過民進黨。只要中國國民黨還冠以「中國」兩字,就難以短期擺脫自己被族羣操弄、就必須揹負國民黨原罪的命運。怕什麼不是要回避什麼,而是要正面突破什麼:要麼政黨改名,要麼就正面迎戰這種族羣、省籍操弄。現在誰敢說自己不是臺灣人、和外來政黨?按照民進黨的標準,只有原住民才能夠算是真正的臺灣人。國民黨對不得不用「中華民國」這個驅殼的所有政黨來說,更有資格承繼這個名號。其二,馬英九執政時期,沒有利用政黨輪替的潛規則,用文化教育加強對中國的認同,這在培養下幾批自己的鐵桿選民方面已經失去了根本的優勢。因爲臺灣不同於美國,除了內政方針的不同,還存在統獨之爭。陳水扁時代中國化課綱對這種力量的拉扯起到了關鍵的、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民進黨不必完成真正的反省和轉型,等到更多被課綱影響的天然獨有投票權之後,對中國的疏離感和對國民黨的不認同無需更多的喚醒,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馬英九忽視了這些,沒有在民調最高的第一任期完成這種導正;在其民調最低的後期,非但沒有微調課綱成功,反而成就了「太陽花」運動。這種課綱對後代的影響,對國民黨量身定做的傷害不是短期可以改變的。這也是筆者判斷,地方選舉也許國民黨能夠有些起色,但距離全面執政,幾乎不大可能。正如有人所說,國民黨不重視意識形態和宣傳的作用,在大陸敗給了共產黨;在臺灣同樣不重視這些領域,也會長期敗給共產黨的模範學生民進黨。

▲馬英九執政後期沒有微調課綱成功,反而成就了「太陽花」運動,對國民黨已造成長期的傷害。(圖/記者翁嫆琄攝)

其三,國民黨的新政綱沒有認識到自己現在是在野黨,應該幹些在野黨應該乾的事情。沿用馬英九時代他要做全民領導人對國民黨的定位,缺少了在野時期最強的凝聚、最鮮明的立場的最佳時機。無論是深藍或是深綠,都應該是兩個陣營中最有戰鬥力的部分。不能凝聚這些人,會失去讓自己的戰鬥力、政黨爲臺灣民衆提供和民進黨不一樣方向的最佳時期。其四,吳敦義反獨,卻缺少理想和方向,其反臺獨就不過是打打嘴仗,不能利用自己才能夠完整執行民國憲法、才能夠比民進黨更加贏得大陸認可、更長時間獲取維持現狀的可能,沒有更好地利用中華民國憲法這一內外功利器,其反臺獨就沒有力量,成果難以固化。每一次反臺獨也只不過從臺獨頭上飄過,灑下幾滴口水而已。總之,反獨不促統,和臺獨很可能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倡導兩岸一中,但在在野期間就過於強調「各表」,勢必導致大陸的不滿。儘管其仍是被團結的力量,但已經不是被主要依靠的力量。一個負責任的政黨,不但應該指出哪些不是對的,反對那些不對的,還應該爲大衆指引一個不是暫時的而是永續持久的方向。大陸對新黨主張的高調認同,無疑就是對吳敦義國民黨的另外形式的表態,對臺獨制衡的力量,大陸恐怕需要更加多元而普遍,國民黨在大陸得到的加持不會比以前更多意見可以預見的了。

好文推蔫

畢殿龍/兩岸未來 和平應是最大公約數

畢殿龍/反蔣無底線,該看書的是誰?

畢殿龍/日本巡航南海,中國要不要打?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畢殿龍,兩岸著名時事評論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