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上門廚師供不應求 家政公司:7天能掙近萬元

(原標題:過年期間上門廚師供不應求 家政公司:7天能掙近萬元 有月嫂轉職做“年夜飯廚娘”)

年夜飯是中國春節伊始的重頭戲,有的人會選擇去酒店或餐廳吃,省去自己做菜的麻煩,也有人會選擇在家吃,認爲在家吃年夜飯纔有團圓的味道。但如果你既想在家享受溫馨的氛圍,又不想花費時間準備菜品怎麼辦?

一項新職業——上門廚師,這幾年悄然興起。一位家政公司的經理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年前招募的廚師早早都被預約,7天下來,每個廚師平均收益都能達到萬元以上。

家政公司廚師檔期全滿 過年7天能月入萬元

“我們公司三十多個廚師,新年時候都約滿了,現在只能從外面請了。”北京一家家政公司的樑經理告訴北青報記者,“不瞞您說,我家正月十五那頓飯,我還得從外面請廚師呢。”

樑經理說,自己在北京從事家政工作已經近十年,以前主營的業務是月嫂和清掃房間的小時工,自2020年開始,公司拓展了一項“上門廚師”的新項目。

“因爲市場需求多,年輕人回不去家,又想吃頓像樣的年夜飯。”樑經理說,前兩年由於疫情原因,很多來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不能回家,一個人的新年始終是孤獨的,只能通過三五好友聚餐吃美食來緩解這份寂寞。飯店的年夜飯難約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更多年輕人喜歡“家”的味道,認爲飯店的飯菜,始終少了一絲“煙火香”。

樑經理說,自從2020年開展了“上門廚師”業務後,自己就從各個渠道招募備案了45名廚師,豫菜、川菜、浙江菜、湘菜、徽菜居多,在周邊算是規模體系比較大的家政公司了。

她說,如今年夜飯廚師的價格,已經從最早的700元漲至了1500元左右。“因爲可以讓顧客點菜,所以價格方面大多都是廚師自己定的,每次服務在2到3個小時之間,做完飯就走,不管刷碗。”

樑經理說,7天下來,每個廚師平均收益都能達到萬元以上。她認爲,今年春節放開了,較前兩年相比訂單量應有減少,所以也將備案廚師的數量減少至了25個。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在過年前,手下所有廚師的檔期就被約滿了,無奈只能再通過自己其他業緣關係找廚師,因爲時間緊,所以價格相對也會更高一些。

“我們主要推出的是7天爲限的服務,這樣廚師們比較願意接單。像這種只訂一頓兩頓飯的,廚師要到處跑,掙得還少,他們也不願意接。”樑經理表示。

月嫂春節轉職做“廚娘” 稱“年輕人生活方式變了”

42歲的趙女士是吉林人,以前是做傢俱生意的,由於公司不景氣,在2021年左右轉行做了月嫂。去年農曆臘月二十八,她剛從上一家客戶“下戶”,臘月二十九休息一天後,又到了黑龍江的孫先生一家擔任“廚娘”。

“因爲我早些年走南闖北,又喜歡研究做菜,所以南北菜系多少都熟悉點兒。”趙女士說,訂單都是家政公司派發的,只是趁着“空檔期”,臨時專職做了“廚娘”。

趙女士的性格比較開朗,對於做這份職業的初衷她直言,因爲需要錢,“我有一兒一女,大的上高中,小的上初中,雖說家裡老人身體還不錯,但總的來說家裡還是缺錢。”

趙女士說,她7天的時間要負責14頓飯,每頓飯基本在10個菜左右。“畢竟人家是團圓飯,做菜必須講良心,讓人家吃得舒心纔是我的職責。”她說自己曾經大致算了筆賬,除了公司抽成,自己7天下來能賺4000多塊錢,“也幸虧這家顧客比較慷慨,每天晚上出打車費,我還能回家和家人團圓一下。”

對於客戶方面,趙女士表示,自己接到的都是年輕人下的單。“也不是說年輕人不懂得節約,非要請人來做飯,這是年輕人孝順的一種方式。”趙女士說,如今很多年輕人不會做飯,過年過節想要盡孝,讓老人放鬆一次。可平日裡外賣、飯店吃慣了,無奈自己廚藝有限就想到了請人回家做飯的這個方法。

趙女士說,年輕人對於金錢的理解不同於上一輩,他們認爲,只要買到了舒心,這錢花得就值。而作爲服務行業,憑良心做事兒,讓客戶一家人舒心、順心,纔是宗旨。

趙女士的客戶孫先生表示,平日裡家裡有保姆做飯,但春節保姆放假回家了,他們便僱用了趙女士。“這個春節家裡人感覺還是非常舒心的,省去了在廚房做飯收拾的時間,從各地回來的家人可以聊聊天、打打麻將,溝通感情,而小趙也專業,做飯很好吃,這個錢花得還是很值得的。”

有人7天花7000餘元請廚師上門

黃先生今年29歲,在北京從事技術開發行業,今年春節,他請了一位湘菜師傅上門做飯。“師傅每天只負責晚飯,一頓8個菜,一共7天,算上買菜和給師傅的打車費,我花了7000多塊。”黃先生說,他的姥爺年輕時在湖南工作多年,對湘菜有着濃厚的感情。這上門廚師,其實就是爲姥爺請的。

“我不會做飯,我媽本來是家裡的‘主廚’,因爲在去年摔了一跤,傷了胯骨,不能長時間站立。而且誰家年夜飯不喝酒?我跟我爸喝了,哪找代駕去?”黃先生說,出於各種原因考慮,過年前一個月,他就預定了一位湘菜師傅。

他說,父母一開始極力反對請師傅上門做菜,一方面認爲自己可以勝任,另一方面認爲去飯店吃即可,不必花大錢請廚師。“但我姥爺今年80(歲)了,出去之後萬一染了病怎麼辦?得不償失啊,而且我和我爸做菜,都挺難吃的,那是一種一言難盡的味道。”黃先生說,父母一生節儉,他也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讓他們放鬆地過個年。

“而且晚上吃新的,第二天中午熱剩菜,也不算浪費。”黃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認爲這7000元花得物超所值,滿足了各方需求,可唯一的不足,就是他騙父母說師傅是個失業的廚師,7天只花了3000多元,“我不敢和我媽說,怕她心疼。可我覺得,賺錢就是用來花的,多花點錢,讓家人過得開心,比什麼都重要。”他說。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