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發佈微講座第5集 談馬執政時期「九二共識」重要成果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2日講述「2008年之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截自國臺辦微博)
大陸國臺辦近日起在官方微博「國臺辦發佈」上發佈《「九二共識」系列微講座》影片,將安排8集內容。22日發佈系列影片第5集,由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講述「2008年之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提出包含政治互信、制度化協商、經濟貿易、人員往來與國際涉外事務等多方面積極成效。
朱鳳蓮表示,2008到2016年之間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基礎上,取得多項重要成果、推動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開創和平發展局面。具體有5個方面重要成果。
朱鳳蓮表示,第一方面是兩岸以此建立增進政治互信,爲交流合作、協商談判營造良好環境,對保持兩岸關係正確發展提供基本保證。
第二方面則透過兩岸協商成果,提高雙方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水準。其中海基會與海協會舉行11次領導人會談、簽署23項協議;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的國臺辦與陸委會也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部門負責人實現互訪。尤其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晤,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朱鳳蓮指出,第三方面爲經濟合作擴大深化、厚植兩岸民衆利益,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讓兩岸定期客運航班增至每週890班、大陸客運航點增至61個,並簽署實施《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促進產業與金融合作,讓貿易投資提升至新高,在2015年兩岸貿易總額達到1885.6億美元,並批准臺資項目2962項目、實際使用臺資15.4億美元。
她說第四方面是兩岸各領域交流蓬勃發展融洽同胞感情,往來人員規模翻倍,在2015年達到985.6萬人次,其中臺灣人到大陸549.86萬人次。
而第五方面是雙方務實溝通,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前提下,妥善處理臺灣以適當名義與身分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以中華臺北名義的觀察員身分,連續8年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也列席2013年國際民航組織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