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赴愛沙尼亞成立漢學中心 爲目前緯度最高據點

國家圖書館9日與愛沙尼亞塔林大學籤屬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左起)我駐拉脫維亞李憲章代表、國圖館長曾淑賢,塔林大學圖書館館長Andres Kollist教授及Alari Allik教授。(國圖提供)

爲促進我國與國際學術交流,國家圖書館積極在海外推廣漢學研究,9日與愛沙尼亞塔林大學籤屬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成爲國圖在全球設置的第47個合作據點,也是目前臺灣漢學資源中心所在緯度最高的據點。

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國圖自2012年起於海外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對象主要選擇國外重點大學或研究機構設置,以加強與各國漢學研究單位合作。而這次合作的愛沙尼亞,在疫情爆發當時爲全球最早援助臺灣疫苗的國家,因此今年在塔林大學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不僅象徵文化交流,也代表我國對於國際社會的積極回饋。

塔林大學位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成立於2005年,原系整合塔林地區數所教育機構所創設,特別是在各項學門科際整合,在國際間都享有盛名。而該校也是北歐地區重要的漢學人才培育單位之一,包括2016年熊古思教授(Margus Ott)、2011年葛佳教授(Jekaterina Koort)都曾經來到臺灣,並且在國家圖書館進行有關古典漢學的專題研究。

國圖提到,在簽署合作儀式當天,館方以館藏的國寶級古籍復刻書《注東坡先生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作爲象徵性藏品致贈,見證雙方合作歷史性的一刻。愛沙尼亞國會友臺小組主席裴克多(Kristo Enn Vaga)議員並受邀到場致辭,愛沙尼亞留臺校友會會長Rüüt Kaljula,我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大使李憲章、駐波蘭臺北代表處教育組組長陳美芬以及該校教授Alari Allik亦受邀出席。

國圖指出,首批將提供塔林大學圖書館754種821冊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以及其他人文研究圖書。另外,有鑑於電子資源的重要性,未來也將陸續提供包括電子書在內的數位資源。期盼本次合作對於推廣臺灣、愛沙尼亞兩地漢學研究與臺灣研究,能發揮永續、積極的正面影響。

此外,曾淑賢10日則前往北歐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市立圖書館總館捐贈Taiwan Corner ,由該館館長Dzidra Šmita代表受贈。我駐拉脫維亞代表處秘書劉倍碩、駐波蘭代表處教育組組長陳美芬、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顧問Viktorija Piščikova也應邀出席見證兩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