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專教「造神聖人」… 廖玉蕙:學生又做不到!

高中國文課本,國文課本示意圖。(圖/資料照)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課綱審查首次出現學生代表,成爲各方角力下的箭靶,甚至質疑「學生沒有那個專業度來審課綱」!學生代表林致宇曾說「唐宋八大家造神」,也引起一片討論,作家廖玉蕙則力挺,表示「課文從不教學生成爲一個歡喜自在的普通人」,聖人神格化事蹟的確是造神運動

廖玉蕙在臉書上表示,學生的「造神說」其實是真的,課文、尤其是文言文,都會選擇的「崇高聖人」內容,對學生來說根本沒辦法在生活中實踐,發現自己沒辦法成爲聖賢,反而覺得「忠孝節義都是屁」,變成反動教育從來不教學生成爲一個「歡喜自在的普通人」,無視「人」,「聖人」對於金字塔底層的大多數人都是沉重。

▲課審大會第12次課綱會議,確認文言比例35~45%。(圖/教育部提供)

對於學生能不能參與課綱審查,廖玉蕙認爲,年輕人關心自己即將面對、已經面對的教學內容,「對自己的事情關心,是美事一樁」,有幸承擔這樣的重責大任,可以學習思考、歸納、分析,這個機會也會讓他們比大人們更認真;如果認爲高中生沒有能力判斷,也要排除「頑固、偏執或糊塗的老人甚至成年人」,這樣才公平

廖玉蕙說,菁英學術上確實有專精、有傑出的表現,但只在大學研究院裡研究某個學門的高深議題,不食人間煙火,用「傑出傲視羣倫」,從不關心中學教學現場,「很懷疑他會比努力正視問題的高中生更知道教育現況」。不過有網友表示,課本中有「種豆南山下的陶淵明」、「想跟曾點一起歸隱孔子」,哪裡像廖玉蕙說的「造神」?而廖玉蕙自己出書談詩詞,不也是自打臉?

▲2015年反課綱學生佔領教育部前廣場。(圖/記者張語羚攝)

但廖玉蕙迴應,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孟郊「春眠不覺曉」,杜甫的「國破山河在」、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李後主「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這些作品恰巧都是造神之外的作品,不是所有的古代作品都在造神,人們有聽故事及欣賞美的潛在慾望,但一般比較不喜歡直接聽人說道理,應該「好好的讓這些文學遺產用好的樣貌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