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覆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人民網烏魯木齊5月25日電 日前,中國政府網公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獲國務院批覆同意。

根據《規劃》,到2035年,新疆耕地保有量不低於1012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8223.83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42.33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5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32%;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563億立方米,嚴格用水強度管理。

《規劃》提出,要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發揮獨特區位優勢,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把新疆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佈局中,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內陸開放和沿邊開放的高地。

《規劃》提出,要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優化主體功能定位,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完善差別化支持政策。穩固天山北坡、天山南坡農牧業產業帶格局,因地制宜佈局特色農產品基地,加強退化耕地和鹽鹼地綜合治理,合理保障設施農業用地,推動綠洲農業、畜牧業、漁業多元發展,拓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空間。築牢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阿爾金山、塔里木河等生態安全屏障,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加強天然林和草原保護修復,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強化用水總量控制,加快天山南北麓、吐哈盆地等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加強水資源戰略儲備,提高水資源安全保障水平。增強烏魯木齊都市圈的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支持喀什、伊寧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人口和產業集聚作用。完善阿拉山口、紅其拉甫等口岸建設,加強邊境口岸與腹地城鎮的功能互動,保障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等空間需求。打造城鄉生活圈,分區分類優化鄉村空間佈局,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完善絲綢之路經濟帶疆內北、中、南通道和南北疆大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建設好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光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保障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區域佈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強化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整體保護和系統活化利用,保護承載新疆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好蘇巴什佛寺遺址、交河故城、博格達、巴音布魯克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加強紅色文化遺產保護,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