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爆三大隱憂 立院示警

105至109年度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稅前淨利

臺股、美股驚驚漲,但國銀卻沒搭上順風車,2021年前二月獲利僅577.2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衰退8%,還創下四年來最低紀錄。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示警,國銀潛在三大隱憂:國銀海外曝險近8兆元,獲利佔比卻衰退中;疫情紓困貸款近2兆元,逾放比有攀升跡象全球金融市場利率衡量指標(LIBOR)退場在即,需要加強注意監理

立法院預算中心公佈的「金管會所屬單位110年度預算評估報告」顯示,銀行局110年度預算案「銀行監理」計劃編列747萬3千元爲監理經費。但現在已有三大隱憂。

隱憂一,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及佔全行比重去年大衰退逾一成,海外曝險卻達近8兆。在海外分支機構(不含大陸)獲利部分,不管是獲利還是佔比都明顯衰退。2020年度上半年獲利稅前淨利201.9億元,較2019年度上半年衰退143.6億元,佔全行比重則自17.9%衰退到12.3%,若涵蓋大陸獲利,2020年度上半年稅前淨利252.3億元,較前一年同期衰退130.9億元,佔全行比重從19.9%衰退至15.3%。海外獲利衰退,但海外曝險卻增加。據金管會資料,國銀海外曝險從2019年7兆5,216億元成長至2020年6月底的7兆9,036億元。

隱憂二,配合新冠肺炎紓困振興辦理的貸款數額甚鉅,近1兆8,845億元,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銀逾期放款比率自2019年底的0.21%上升爲2020年7月底0.25%,資產品質受相當程度影響立院預算中心提醒,宜注意信用風險,於公益及穩健經營間取得衡平

隱憂三,即全球金融市場利率衡量指標(LIBOR)在2021年就將退場,將影響金融商品計價基準國內銀行及本國銀行所屬海外分支機構皆須積極因應,評估選擇替代利率與其他國際間推薦利率的差異交易對手、市場接受度,綜就連動影響的合約協議、計價、業務流程、會計及稅務作業風險性資產與資本計提模型資訊系統等審慎調整,立院預算中心提醒,主管機關宜掌握業者因應情形,讓替代利率得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