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不能離島又離心?金門民衆的國家認同變遷及影響(柳金財)

金門已然形成經濟需要大陸,政治上則向臺灣靠攏之依存結構。(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年來有關金門地區國家認同及身份認同變遷,引發諸多爭論及探討,尤其地方一直倡議全面重啓小三通、新四通及興建金廈大橋、金馬非軍事區及兩岸和平發展實驗區,試圖建構金門成爲兩岸和平發展平臺及緩衝地帶。金門民衆身分認同是以中華文化爲依歸的中國人,但在政治制度上卻認同擁有自由民主政體的中華民國,具有強烈中華民國認同。金門已然形成經濟需要大陸,政治上則向臺灣靠攏之依存結構。

伴隨「小三通」通航,固然金廈經濟社會文化的密切鑲嵌關係,奠定金門民衆中國人認同的根基;作爲冷戰時期臺灣反攻大陸戰爭前線及跳板,深化民衆對中華民國的主權認同。大陸改革開放後,作爲沿海開放城市及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社會日益快速發展,則與金門發展相對純樸民風及傳統社會形成強烈對比,弔詭是這反而證成繁榮社會主義及低成長資本主義社會。

這種兩岸兩門長期發展的分水嶺,導致離島金門的經濟相對滯後,而臺灣本島與金門發展相對落差,權利及義務不對稱關係,也使金門民衆產生「雙重」相對剝奪感。金門民衆傾向與大陸交流合作的立場,關注民生問題、經濟增長、就業機會及交通往來便利;臺灣則基於國家安全及利益考量,造成離島與本島在利益連結性相脫離,甚至「離島又離心」,壓縮臺灣人認同在金門發展的空間,這也是普遍金門民衆具有高中國認同及雙重認同之因。

金門民衆具有顯著的羣體歸屬感、相對剝奪感與金門地域認同,其國家認同及統獨立場趨勢上呈現明顯的變動。此地域認同尚處於發展階段,如有重要的催化因素,恐挑戰臺灣中央政府的權威。從小三通、新四通倡議,尤其近來金廈大橋興建、金馬非軍事區及兩岸和平發展實驗區的倡議,皆一再挑戰民進黨「綠中央」政治權威,甚至前民進黨籍前金門縣黨部主委退黨後,連結國民黨、無黨籍政治勢力,透過公私協力合作伙伴關係,極力倡議運用民進黨傳統主張「公民投票」,以展現居民總意志方式決定上述公共議題。

尤其金門地區前縣長李炷烽曾倡議金門爲「一國兩制實驗區」,這與大陸對臺融合政策金馬「先試先行」不謀而合。大陸官方、學界及金門地區政治精英,也開始有倡議「兩制金馬方案」可在「兩制臺灣方案」之前先試先行之聲,如此金門將從傳統反共堡壘角色,一躍轉變成「兩岸和平發展平臺」第一線前沿。當「兩岸和平發展」的經濟依存論,已被金門民衆廣泛相信兩岸融合、經濟互賴可帶來兩岸和平發展時,金門地區的國族認同也會鬆動,再歷經重構過程。

金門民衆國族認同的世代差異,大約以40歲爲分水嶺,年紀愈大愈具中國認同,愈

年輕世代其價值觀和認同愈接近臺灣年輕世代,認同臺澎金馬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國號爲中華民國,幾乎絕大部分親中的金門宗親、宮廟、縣府,在地方政治及發展上具有相當大影響力。

金門民衆與大陸關係,基於地緣血緣、同文同種具強烈中國認同或表現出親中行爲,有其地緣政治經濟驅力。這就產生臺灣政府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其與金門離島的兩岸政策難以一致性,尤其是民進黨執政「綠中央」其兩岸政策與金門地方需求落差,更是南轅北轍。

然而,要改變金門民衆中國認同的困難性,卻相當不易。大陸當局推動兩岸融合政策,強化兩岸交流及合作,無論小三通、新四通,皆進一步促進「金廈一日共同生活圈」的營造。大陸藉由兩岸融合途徑,營造「兩岸一家親」,以達成「融合促統」、「融合漸統」目標,此強化金門向大陸靠攏發展的「中國化」驅力。

但同時,金門年輕人的認同變遷受到本土教育、公民教育、公共議題及對中國政治社會運作的威權認知及負面認識,在諸多政治議題和認同光譜上變得與一般臺灣年輕人相同。金門年輕世代的國族認同變遷,也正歷經一種「臺灣化」過程。

目前金門和臺灣本島分別是無黨籍及民進黨執政,離島地區主要政治勢力是國民黨及無黨籍主導,即使無黨籍其意識型態及兩岸政策主張,與國民黨籍地方政治精英差距不大,皆主張「九二共識」、具中國認同。以國民黨籍爲主要的金門地區中央民代,其兩岸政策往往是主張金廈兩門更緊密結合;而非強化金門與臺灣的連結,過於強調本島與離島差異反而疏離臺澎金馬命運共同關係。

若干激進臺獨人士及政府首長及官員動輒對離島中央民代嘲諷,而離島呼籲「綠中央」鬆綁兩岸政策,也使雙方關係產生變異欸。事實上,臺澎金馬已經成爲命運共同體。多數金門民衆皆有家人、置產在臺灣,在臺約有50萬金門民衆。金門民衆希望無論是藍或綠主政中央政府,應更信任金門而在制度及法律上提升位階,可善用離島靠近大陸特殊位置,授權地方政府代表中央政府和對岸進行「地方事務性協商」。

例如小三通議題,就可以授權金門地方政府與大陸廈門市政府商議協調即可,中央派員參與和督導,避免兩岸政府因欠缺「九二共識」,而無法展開對話及協商,致影響民衆權益。

兩岸在不涉及統獨主權及領土等「高階政治」議題,屬於比較低階層次的事務性、功能性及經濟性議題,諸如垃圾處置、豬瘟防治、越界捕魚、越界採砂等問題,既往皆由中央部會參與談判事務,現因兩岸當局欠缺「九二共識」而全面暫停協商,然卻實際影響到金馬民衆權益。無論是藍或綠執政中央政府,應運用金馬離島和大陸關係,作爲兩岸對話協商談判的突破口。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